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竹喜图歌题陆治所画》 全文: 竹报平安鹊报喜,是谁所图乃陆氏。 引而未发无一词,似待我歌抉其理。 绿筠不识复不知,平安如是而已耳。 鹊数有十噪相争,画家义盖别有指。 跳萧励翼目如椒,攫啄互施爪与觜。 若云喜实怒之对,呼吸一伏必一起。 争而知已犹可言,争而不已难言矣。 世间欲求喜者多,盍从包山悟斯旨。
参考注释不识(1).不知道,不认识。《诗·大雅·皇矣》:“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郑玄 笺:“其为人不识古,不知今,顺天之法而行之者。” 唐 韩愈 《闵己赋》:“行舟檝而不识四方兮,涉大水之漫漫。” 鲁迅 《<集外集>序言》:“连我自己也诧异那时的我的幼稚,而且近乎不识羞。” (2). 西周 刑法中三种可宽恕的条件之一。指误杀。《周礼·秋官·司刺》:“壹宥曰不识。” 郑玄 注:“识,审也。不审,若今仇讎当报甲,见乙,诚以为甲而杀之者。” 不知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平安(1) (2) 没有事故,没有危险 平安无事 (3) 冒了险而未遭受损伤或损失的 经过艰难的历程后平安到家 (4) 指心境平静安定 心很平安 如是 如此这么;像这样 果如是,是羿亦有罪焉。——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清· 刘开《问说》 而已 ——用在陈述句末,表示限止语气,相当于“罢了”,常跟“只”、“不过”、“仅仅”等连用,对句意起冲淡作用 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己。——《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