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明代吴令仪的《次幔亭道中有怀何氏女兄》 全文: 新雨出多峰,舟来镜中沐。 美人自远方,三春隔幽谷。 与姊寤寐时,老亲有舐犊。 而今各差池,忝命副华毂。 杏花奈何殇,兰枝有深哭。 阴阳于贤人,亦已太百六。 今秋闻有秋,料不怨饘粥。 福泽自因时,鳞次听寒燠。 我之所伤心,落霞与孤鹜。 谁复惜凤凰,朝朝任笯箙。 大椿多病年,见姊为啜菽。 何时赋归来,山车挽双鹿。 千里涕复洟,轻霜薄黄*菊。
参考注释阴阳(1) (2) 古代哲学概念。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把矛盾运动中的万事万物概括为“阴”、“阳”两个对立的范畴,并以双方变化的原理来说明物质世界的运动 阴阳易位。——《楚辞·屈原·涉江》 (3) 日月运转之学 阴阳历算。——《后汉书·张衡传》 研核阴阳。 (4) 天气的变化 阴阳之变。——《吕氏春秋·察今》 贤人 德才兼备的人 自古贤人。——《史记·魏公子列传》 明阴洞阳,贤哲罕穷其数。——《西游记》 百六(1).古代以为厄运。《汉书·谷永传》:“遭无妄之卦运,直百六之灾阸。”《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百六道丧,干戈迭用。” 吕延济 注:“四千六百一十七岁为一元,一百六岁曰阳九之厄。”《云笈七籤》卷十六:“百六应机,阳九激扬。” 清 宋琬 《先大夫讳日》诗:“乾坤当百六,梁木忽然摧。”参见“ 百一 ”。 (2).寒食日的别称。 元 赵善庆 《庆东原·晚春杂兴》曲:“百六 楚 风酸,三月 吴 姬瘦。”参见“ 一百六 ”、“ 百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