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寄李南金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徐宝之 |
释义 | 寄李南金原文野风摇枯荄,长夜山雨寒。梦忽堕千里,拊胥黄木湾。 美人秋水容,众芳洁初服。 海树鸣骚骚,醉吟瘴云宿。 忆昔西窗眠,三豀月如水。 忽作千日别,人生别能几。 有客从南来,说君新况好。 升沉何足云,令德似为宝。 同袍涧谷友,掉臂青云端。 而我卧山阿。 淡心如露兰。 手种麓下梅,半吐欲迟雪。 再三拂霜纨,待君画孤洁。 寄书何时到,岁晚百念中。 天涯一望断,雁远夕阳红。 诗词问答问:寄李南金的作者是谁?答:徐宝之 参考注释枯荄干枯的草根。《文选·潘岳<悼亡诗>之三》:“落叶委埏侧,枯荄带坟隅。” 李善 注引《方言》:“荄,根也。” 唐 崔损 《霜降赋》:“翻繽纷之槁叶,宿苍莽之枯荄。” 宋 苏舜钦 《依韵和伯镇中秋见月九日遇雨之作》:“众香爱春发枯荄,我知惟动儿女怀。” 明 刘基 《春雨》诗之一:“春风和雨细细来,园林取次发枯荄。” 清 宋琬 《先大夫讳日》诗:“譬彼松下草,霜落成枯荄。” 长夜(1) 漫长的黑夜 长夜沾湿何由彻。——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 比喻黑暗的时代 长夜难明赤县天。——毛 * 《浣溪沙》 (3) 整夜;彻夜 长夜之饮 千里指千里马 先王之千里。——《吕氏春秋·察今》 黄木地名。在 广州 东 南海 中。有时借指 南海 边远地区。 唐 韩愈 《南海神庙碑》:“因其故庙,易而新之,在今 广州 治之东南海道八十里, 扶胥 之口, 黄木 之湾。” 宋 唐庚 《杂兴》诗之十二:“浪迹 苍梧 外,放怀 黄木 东。” 宋 刘克庄 《贺新郎·题蒲涧寺》词:“且游戏, 扶胥 黄木 。” 清 钱谦益 《送人之广东》诗:“兵依 黄木 占烽戍,吏映红蕉望海船。” 美人(1) (2) 美女 一个长着油光发亮的黑头发、红嘴唇、眼睛一点也不怯懦的大胆的美人 (3) 品德高尚的人;贤人 全州的美人和绅士都聚集在那里 秋水秋天的水,比喻人(多指女人)清澈明亮的眼睛 望穿秋水 芳洁芳香清洁。 晋 陶潜 《感士不遇赋》:“虽怀琼而握兰,徒芳洁而谁亮。”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下:“上因语京师无荳蔻花及荔枝,俄顷二花皆至,连枝叶各数百,鲜明芳洁,如纔折下。” 宋 叶适 《汉阳军新修学记》:“久而 孙卿 、 屈原 之徒,议论风旨为天下师,则怒 峡 之巔,絶 沔 之涯,兰芷芳洁,宝璐照耀,而 楚 之文词尝盛矣。” 初服(1).谓开始或首先履行、从事某项事务。《书·召诰》:“王乃初服。” 孔 传:“言王新即政,始服行教化。”《大戴礼记·夏小正》:“初服于公田。古者公田焉者,古者先服公田而后服其田也。” (2).未入仕时的服装,与“朝服”相对。《楚辞·离骚》:“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復脩吾初服。” 蒋骥 注:“初服,未仕时之服也。” 南朝 陈 徐陵 《为王仪同致仕表》:“便释朝衣,谨遵初服。” 唐 刘长卿 《送薛承矩秩满北游》诗:“知君喜初服,祗爱此身閒。” 清 赵翼 《陕游不果述怀》诗:“一从初服返茅斋,屡接郇笺老眼揩。” (3).山嫁前穿的衣服。 三国 魏 曹植 《出妇赋》:“痛一旦而见弃,心忉忉以悲惊。衣入门之初服,背牀室而出征。” (4).佛教指俗装,与“僧衣”相对。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罹咎犯律,僧中科罚,轻则众命訶责,次又众不与语,重乃众不共住。不共住者,斥摈不齿,出一住处,措身无所,覉旅艰辛,或返初服。” 唐 陈子昂 《馆陶郭公姬薛氏墓志铭》:“年十五,大将军薨,遂剪髮出家……遂返初服而归我 郭公 。” 骚骚(1) 急迫的样子 山农惊长吏,出拜家骚骚。——宋· 黄庭坚《劳坑入前城》 (2) 形容大风的声音 寒风凄其永至兮,拂穹岫之骚骚。——汉· 张衡《思玄赋》 瘴云犹瘴气。 唐 杜甫 《热》诗之二:“瘴云终不灭, 瀘水 復西来。” 唐 张祜 《送徐彦夫南迁》诗:“瘴云秋不断,阴火夜长然。” 千日千日酒之省称。 宋 张表臣 《珊瑚钩诗话》卷三:“酒有‘若下春’,谓 乌程 也;‘九醖’,谓 宜城 也;‘千日’, 中山 也;‘蒲桃’, 西凉 也。” 清 沉涛 《瑟榭丛谈》卷下:“《博物志》载 刘玄石 千日酒事甚怪……是酒名千日,极言其酿日之久耳,后人遂附会为‘一醉千里’之説。”参见“ 千日酒 ”。 人生(1) 人一生中的活动 (2) 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3) 与人的关系生疏,不熟悉 人生地疏 升沉(1).升谓升进,沉谓黜退。指仕宦之升降进退。 唐 刘肃 《大唐新语·惩戒》:“始, 仁轨 既官达,其弟 仁相 在乡曲,昇沉不同,遂搆嫌恨,与 轨 别籍。” (2).指升进与黜退者。 前蜀 杜光庭 《兴州王承休特进为母修黄箓斋词》:“神功救物,无遗动植之中;惠力宣恩,普及昇沉之内。” (3).泛指世事之盛衰得失。 唐 牛僧孺 《席上赠刘梦得》诗:“休论世上昇沉事,且鬭樽前见在身。” 宋 杨万里 《又和木犀初发呈张功夫》之一:“掇取仙山入 京 洛 ,不妨冷眼看昇沉。” (1).升降。旧时谓仕途得失进退。 唐 李白 《送友人入蜀》诗:“升沉应已定,不必问 君平 。”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三:“何自閒人无籍在,不妨冷眼看升沉。”《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后来许多年少的门生,贤愚不等,升沉不一。” 清 王愈扩 《周亮工先生小传》:“所至有政声,不以升沉介意。” (2).升降。谓际遇的幸与不幸。 唐 元稹 《寄乐天》诗:“荣辱升沉影与身,世情谁是旧 雷 陈 。”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下:“ 郑硕道 在此,某与之却是同年,与梦中所闻畧无少异,则出处升沉,动静语默,悉皆前定也。” 鲁迅 《彷徨·孤独者》:“但是世事升沉无定,失意人也不会长是失意人,所以他也就很少长久的朋友。” (3).升降。高低上下。 清 曹寅 《发横林未到锡山六十里示同舍》诗:“冥鸿沙鸟极升沉,画舫青帘共盍簪。” (4).升降。价钱的涨落。 茅盾 《子夜》十一:“有人拿着小本子和铅笔,仰起了脸抄录‘牌子’上的票价升沉录。” (5).升降。谓时代的变迁与推移。 柯灵 《<阿英散文选>序》:“而且时代的升沉,也不是月旦作品价值的唯一标准。” (6).褒贬。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凡宴谈会集间,诸公皆以分别流品、升沉人物为事。” 指仕宦的升降进退。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吏部一·科道陞州府》:“要依上登极恩詔,一体擢用。此诸官他日敭歷陞沉,俱不可考。” 何足犹言哪里值得。《史记·秦本纪》:“﹝ 百里傒 ﹞谢曰:‘臣亡国之臣,何足问!’”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一六:“ 颖 心愴然,即寤,语诸左右,曰:‘梦为虚耳,亦何足怪。’” 明 李贽 《复夏道甫》:“再勤学数年便当大捷矣,区区一秀才,何足以为轻重。”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非有复译不可》:“但因言语跟着时代的变化,将来还可以有新的复译本的,七八次何足为奇,何况 中国 其实也并没有译过七八次的作品。” 令德(1).美德。《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子产 寓书於 子西 ,以告 宣子 曰:‘子为 晋国 ,四邻诸侯不闻令德,而闻重币, 侨 也惑之。’”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定谥》:“昔 周公 , 文王 之子,諡曰 文公 。苟有令德,不嫌同諡。” 清 刘大櫆 《程府君墓志铭》:“奕奕 程 宗,世继其美,传序及君,令德愷悌。” (2).指有高尚道德的人。 汉 蔡邕 《上封事陈政要七事》:“太子官属,宜搜选令德,岂有但取丘墓凶丑之人?” 同袍(1) 旧时在同个军队工作的人互称。参看“袍泽” (2) 挚友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诗·秦风·天衣》 万里别同袍。——许浑《晓发天井关寄李师梅》 涧谷溪涧山谷。《梁书·处士传·陶弘景》:“每经涧谷,必坐卧其间,吟咏盘桓,不能已已。” 宋 苏辙 《武昌九曲亭记》:“ 武昌 诸山陂陁蔓延,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 金 党怀英 《过棠梨沟》诗:“地僻人烟少,山深涧谷重。” 掉臂(1).甩动胳膊走开。表示不顾而去。《史记·孟尝君列传》:“日暮之后,过市朝者掉臂而不顾。” 唐 韩愈 《江陵途中寄翰林三学士》诗:“持男易斗粟,掉臂莫肯酬。” 清 徐士銮 《宋艳·丛杂》:“以财交者,财尽则散,掉臂不顾。” (2).自在行游貌。 唐 吕岩 《七言》诗:“閒来掉臂入天门,拂袂徐徐撮綵云。” 元 汪元亨 《折桂令·归隐》曲:“问先生掉臂何之?在云外青山,山上茅茨。向 陇 首寻梅,着杖头挑酒。” 清 谭嗣同 《报贝元徵书》:“凡事不惮其难,不忧其繁,但当先寻一下手处,虽承羣小人扰乱之后,不难掉臂游行。” (3).奋起貌。 唐 司空图 《力疾山下吴村看杏花》诗之一:“掉臂只将诗酒敌,不劳金鼓助横行。” 明 冯梦龙 《智囊补·上智·迎刃》:“危峦前阨,洪波后沸,人皆棘手,我独掉臂,动於万全,出於不意。” 青云(1) 比喻高官显爵 平步青云 (2) 旧时比喻道德高尚有威望 青云之士 (3) 比喻隐居 形入紫闼,而意在青云 (4) 天空 山阿山岳;小陵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晋· 淘潜《挽歌》 再三一次又一次;多次 再三强调 霜纨(1).洁白精致的细绢。 南朝 梁 沉约 《谢赐轸调绢等启》:“霜紈雪委,雾縠冰鲜。” (2).借指洁白精致的细绢制品。 唐 刘禹锡 《送韦秀才道冲赴制举》诗:“秋扇一离手,流尘蔽霜紈。”此指纨扇。 宋 苏轼 《江神子·孤山竹阁送怀古》词:“翠蛾羞黛怯人看,掩霜紈,泪偷弹。” 元 张可久 《落梅风·春情》曲:“掩霜紈递将诗半篇,怕帘外卖花人见。”此指衣袖。 孤洁孤高清白,洁身自好。 唐 郑谷 《寄前水部贾员外嵩》诗:“白鷺同孤洁,清波共渺茫。” 金 王若虚 《滹南诗话》卷上:“夫 屈子 ( 屈原 )所谓独醒者,特以为孤洁不同俗之喻耳,非真言饮酒也。”《红楼梦》第一一二回:“但是他素来孤洁的很,岂肯惜命?” 寄书传递书信。 北周 庾信 《竹杖赋》:“亲友离絶,妻孥流转; 玉关 寄书, 章臺 留釧。” 唐 韩愈 《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六:“寄书 龙城 守,君驥何时秣?” 宋 陆游 《箜篌谣寄季长少卿》之二:“寄书何时到, 江 汉 春茫茫。”《水浒传》第三一回:“他知道我杀了 阎婆惜 ,每每寄书来与我,千万教我去寨里住几时。”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黄英》:“忽有客自 东粤 来,寄 陶生 函信。发之,则嘱姊归焉。考其寄书之日,即妻死之日。” 何时(1).什么时候。表示疑问。《楚辞·九辩》:“皇天滛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时而得乾?” 唐 韩愈 《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六:“寄书 龙城 守,君驥何时秣?”《宋史·岳飞传》:“或问:‘天下何时太平?’” (2).什么时候。表示时间难以确定。 刘大白 《石下的松实》诗:“一棵松树,落下许多松实;不知何时,被压着一块大石。” 百念百般思念;各种想法。 南朝 梁 何逊 《相送》诗:“客心已百念,孤游重千里。” 金 王若虚 《赵州齐参谋新修悟真庵记》:“险阻备尝,烦劳久厌;閲兴亡之大变,悟荣辱之真空。残喘仅存,百念灰冷。” 天涯在天的边缘处。喻距离很远 天涯若比邻。——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同是天涯沦落人。——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望断遥望直至看不见 望断南飞雁 夕阳傍晚的太阳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登乐游原》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