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明代徐渭的《龛山凯歌五首》 全文: 县尉卑官禄米微,教听黄绶着戎衣。 贼中何事先寒胆?海上连年未解围。 短剑随枪暮合围,寒风吹血着人飞。 朝来道上看归骑,一片红冰冷铁衣。 红油画戟碧山坳,金镞无光入土消。 冷雨凄风秋几度,定谁拾得话今朝。 无首有身只自猜,左啼魂魄右啼骸。 凭将志译传番语:看尔来生敢再来!。 旗裹金疮碎朔风,军中吮卒有吴公。 更教厮养眠营灶,自向霜糟喂铁骢。
参考注释县尉 官名。位在县令或县长之下。主管治安 县尉得张黄盖。——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卑官职位低微的官吏。 唐 韩愈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诗:“判司卑官不堪説,未免捶楚尘埃间。” 唐 刘肃 《大唐新语·公直》:“卑官贫迫,奈何不使其知而欺夺之?”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三章:“即为卑官,进謁长上……唱诺连声,伺色而动。” 禄米 用作俸禄的粟米(古代官员俸禄,以米(粮)计算,故称“禄米”) 黄绶(1).古代官员系官印的黄色丝带。《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比二百石以上,皆铜印黄綬。” 唐 刘长卿 《送从弟贬袁州》诗:“名羞黄綬繫,身是白眉郎。”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印章制度》:“ 建武 元年,詔诸侯王金印綟綬,公侯金印紫綬,中二千石以上银印青綬,千石至四百石以下铜印黑綬及黄綬。” (2).借指官吏或官位。 唐 陈子昂 《同宋参军之问梦赵六赠卢陈二子之作》诗:“奈何苍生望,卒为黄綬欺。”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李颀》:“惜其伟才,只到黄綬,故其论家,往往高於众作。” 明 徐渭 《龛山凯歌》之二:“县尉卑官禄米微,教辞黄綬着戎衣。” 戎衣 军服、战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