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楼钥的《求仲抑招游山归途遇雨》 全文: 竹舆绕湖滨,宿露尚厌浥。 径到玉岑下,坐久客始集。 起穿灵石山,万松介而立。 梅天气清润,空翠行可挹。 古藤几百年,枝蔓两山及。 见说春暮时,花紫光熠熠。 直疑老潜虬,初起夜来蛰。 俯翫岁寒泉,齿冷不敢吸。 相将上龙泓,尘鞅谢羁馽。 洞有灵兽居,临深心岌岌。 鱼游明镜中,巨浪无三*级。 寒苔载水去,万顷润原隰。 濛濛山雨来,归仆鸟飞急。 野兴殊未已,日昃不暇给。 冲泥上湖船,雨阵遽奔袭。 飘风将急点,回旋惊四人。 中流益荡兀,短蓬不当笠。 停篙亦久之,怒势不少戢。 我徒方啸歌,弗为改豪习。 但耻瓶罍罄,莫问衣裳湿。
名句书法欣赏 洞有灵兽居,临深心岌岌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灵兽祥瑞之兽。 汉 蔡邕 《五灵颂·麟》:“皇矣大角,降生灵兽。视明礼脩,麒麟来乳。” 深心 内心深处 发自深心的感激 岌岌(1).高貌。《楚辞·离骚》:“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王逸 注:“岌岌,高貌。” 唐 张九龄 《奉和圣制途经华山》:“攒峯势岌岌,翊輦气雄雄。” 明 李东阳 《题应宁所藏马敬瞻山水图》诗:“诗成画去两无聊,空对西山高岌岌。” (2).危急貌。《孟子·万章上》:“天下殆哉岌岌乎?”《汉书·韦贤传》:“弥弥其失,岌岌其国。” 颜师古 注:“岌岌,危动貌。” 宋 苏轼 《东坡志林·秦拙取楚》:“ 三 晋 亡, 齐 盖岌岌矣。” 陈毅 《过太行山书怀》诗:“可怜敌与伪,泥足危岌岌。” (3).急速貌。《文选·潘岳<笙赋>》:“汎淫汜艳,霅燁岌岌。” 李周翰 注:“霅燁岌岌,急疾貌。” (4).用同“ 汲汲 ”。急切貌。 孙中山 《社会主义的分析》:“各国社会主义学者,鉴于将来社会革命之祸,岌岌提倡 麦克司 之学说,主张分配平均,求根本和平之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