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苏辙的《和子瞻蜜酒歌》 全文: 蜂王举家千万口,黄蜡为粮蜜为酒。 口衔润水拾花须,沮洳满房何不有。 山中醉饱谁得知,割脾分蜜曾无遗。 调和知与酒同法,试投曲蘖真相宜。 城中禁酒如禁盗,三百青铜愁杜老。 先生年来无俸钱,一斗径须囊一倒。 餔糟不听渔父言,炼蜜深愧仙人传。 掉头不同辟谷药,忍饥不如长醉眠。
参考注释调和(1) 调解使和好 调和对立的观点 (2) 配合得适当;和谐 色彩调和 (3) 折中;妥协 (4) 混和;搀和 (5) 调味 非调和之有异。——清· 周容《芋老人传》 (6) 调味品 曲蘖曲蘖:幼芽屈曲。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天地六·干支》:“乙,言万物初生,曲蘖而未伸也。” 麴蘖同“ 麴糵 ”。 真相(1).佛教语。犹言本相,实相。后指事物的本来面目或真实情况。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修梵寺》:“ 修梵寺 有金刚,鳩鸽不入,鸟雀不栖, 菩提达摩 云:‘得其真相也。’” 唐 李贺 《听颖师弹琴歌》:“ 竺 僧前立当吾门,梵宫真相眉棱尊。” 鲁迅 《且介亭杂文·关于新文字--答问》:“不过他们可以装作懂得的样子,来胡说八道欺骗不明真相的人。” (2).谓实任宰相。 宋 徐度 《却扫编》卷下:“今岁便当登第,十餘年间可为侍从,又十年为执政,然决不为真相,晚年当以使相终。” (3).犹宝相。即神、佛的画像或塑像。 唐 白居易 《画大罗天尊赞文》:“爰命国工,俾陈绘事,真相儼若,玄风穆如。” 唐 慧能 《坛经·机缘品》:“过数日塑就,真相可高七寸,曲尽其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