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高词险语拓心胸,一笑掀髯教主同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近现代钱钟书的《贺病树丈迁居》 全文: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高词亦作“ 高辞 ”。高妙的诗作。 唐 韩愈 《醉赠张秘书》诗:“险语破鬼胆,高词媲皇坟。” 钱仲联 集释引 李调元 曰:“此是公自赞其诗,不可徒作赞他人诗看。” 唐 李商隐 《自桂林奉使江陵途中感怀寄献尚书》诗:“逸翰应藏法,高辞肯浪吟。” 险语耸人听闻的话。 唐 韩愈 《醉赠张秘书》诗:“险语破鬼胆,高词媲皇《坟》。” 金 王若虚 《评东坡山谷四绝》之二:“莫将险语夸勍敌,公自无劳与若争。”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鬼轻巡检》:“大声发波,险语破石。” 心胸犹“心中”,“内心” 掀髯笑时启口张须貌;激动貌。 宋 苏轼 《次韵刘景文兄见寄》:“细看落墨皆松瘦,想见掀髯正鹤孤。” 宋 刘克庄 《沁园春·答九华叶贤良》词:“掀髯啸,有鱼龙鼓舞,狐兔悲嗥。” 清 唐孙华 《寿周砾圃七十》诗:“偶逢时事一掀髯,往往谈言亦微中。”《天讨·光武<河南讨满洲檄>》:“ 岳忠武 有知,应亦掀髯於 荡水 之阴矣。” 教主(1).某一宗教的创始人,或教中地位最高的人。《方广大*庄严经·转*法*轮品》:“随应演説法,教化诸羣生,能到于彼岸,故名为教主。” 唐 秦韬玉 《投知己》诗:“炉中九转鍊虽成,教主看时亦自惊。” 清 李渔 《比目鱼·入班》:“我们这位老师,极是显灵,又极是操切,不像儒释道的教主,都有涵养,不记人的小过。” 叶圣陶 《隔膜·萌芽》:“他们互相了解,互相慕悦,互视为爱的宗教的教主。” (2). 宋 朝废后入道,谓之“教主”。如 仁宗 郭后 为 金庭 教主、 哲宗 孟后 为 华阳 教主。其后 宋徽宗 迷信道教,亦曾使道箓院册封己为教主 道君皇帝 。参阅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二、《宋史·徽宗纪三》。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