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郑刚中的《腊月三日义乌道上寄潘义荣》 全文: 天风生暮寒,一夜新雪积。 迟明兀箯舆,乱入山径窄。 茅檐两三家,鸡犬不见迹。 冬令顷弗严,草木僭春色。 愆阳入桃杏,弄暖浪蕊坼。 肃然变霜威,犯者辄衰息。 独馀山上松,不动与寒敌。 十丈伟标致,四面风淅沥。 时于翠叶中,碎挂琼玉白。 忘我道路叹,但觉心志怿。 拥鼻作孤吟,清思浩无极。
参考注释冬令(1) 冬季 (2) 冬季的气候 春行冬令(春天的气候像冬天) 草木(1).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易·坤》:“天地变化,草木蕃。” 唐 韩愈 《送李愿归盘谷序》:“ 太行 之阳有 盘谷 , 盘谷 之閒,泉甘而土肥,草木藂茂,居民鲜少。” 明 刘基 《<悦茂堂诗>序》:“故人不得其性则痛,鸟兽不得其性则瘏,草木不得其性则萎以枯。” (2).指荒野。《韩非子·说疑》:“此十二人者,或伏死於窟穴,或槁死於草木,或飢饿於山谷,或沉溺於水泉。” (3).比喻卑贱。多用作自谦之词。 唐 陈子昂 《谏刑书》:“臣草木微品,天恩降休,伏刻肌骨,不敢忘捨。” 宋 苏轼 《笏记》之一:“徒倾艸木之心,莫报乾坤之施。” 春色(1) 春天的景色 (2) 指脸上的喜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