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麦收二首·其二》 全文:去岁河溢豫,鱼子遗涸田。
 直沽沮洳乡,多蝻自年年。
 近闻孽类孳,督捕命亟颁。
 尽力除患始,毋致日蔓延。
 或云不为害,吾讵信䛕言。
 或云岁常有,吾岂诿应然。
 因捕致伤禾,吾已命赐蠲。
 或云吏下乡,民费鸡黍钱。
 蝗过幸不食,捕蝗有甚焉。
 吁嗟苟姑息,嘉禾忍弃捐。
 善政捍格多,抑亦难两全。
 
 参考注释下乡 到农村去 鸡黍亦作“鷄黍”。1.指饷客的饭菜。语本《论语·微子》:“止 子路 宿,杀鸡为黍而食之。”《北史·卢道虔传》:“﹝ 卢道虔 ﹞为尚书同僚於草屋之下设鸡黍之膳,谈者以为高。” 宋  司马光 《招鲜于子骏范尧夫》诗:“轩车能朅来,鸡黍足充馁。” 明  徐复祚 《红梨记·初会》:“鸡黍惭无,深媿居停。” 清  方文 《禊日与蔡芹溪同舟作》诗:“良朋咸在兹,先期命鷄黍。” (2).借指深厚的情谊。 唐  秦系 《早秋宿崔业居处》诗:“鸡黍今相会,云山昔共游。” 唐  王起 《和李校书》:“詰朝始趋凤闕去,此日遂愁鸡黍违。” 五代  李瀚 《蒙求》诗:“ 陈 ( 陈重 ) 雷 ( 雷义 )胶漆, 范 ( 范式 ) 张 ( 张劭 )鸡黍。” 清  钱谦益 《送萧孟昉还金陵》诗:“鸡黍交期雪涕频,相看不语且霑巾。”参见“ 鸡黍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