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无为致治臻清净,见反朴还淳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佚名的《导引》 全文: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无为(1) 道家思想,指要依天命,顺其自然,没必要有所作为 (2) 儒家指用德政感化人民,不施行刑罚 (3) 不要,不用 无为在歧路。——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致治使国家在政治上安定清平。《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公孙鞅 之事 孝公 也……设刀锯以禁姦邪,信赏罚以致治。”《资治通鉴·晋安帝义熙七年》:“随时任才,皆能致治。” 清 唐甄 《潜书·格君》:“我观两朝之臣……无定乱之才,无致治之学。” 清净(1) 心境洁净,不受外扰 清净守节 (2) 安定,不纷扰 图清净 (3) 清洁纯净 清净的山,清净的水 (4) 简明不繁 清净简易 (5) 佛教语。指远离恶行与烦恼 出家清净 反朴还淳复归于朴实、淳正。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先生曰:‘子以明道者,使其反朴还淳,而见诸行事之实乎;抑将美其言辞,而徒以譊譊於世也?’” 明 归有光 《送许子云之任分宜序》:“尝愿天子与二三大臣,留意郡县,慎择守令,庶几有反朴还淳之渐。”亦作“ 反正还淳 ”。 明 李诩 《戒庵老人漫笔·张罗峰》:“今乃人人侈用,一变至此,诚不可不反正还淳。”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