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我闻置鼓召谏臣,访察民隐牧元元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铜鼓歌》 全文: 参考注释谏臣(1).直言规劝之臣。《国语·晋语一》:“有纵君而无諫臣,有冒上而无忠下,君臣上下,各饜其私。” 汉 刘向 《列女传·鲁季敬姜》:“ 桓公 坐友三人,諫臣五人,日举过者三十人,故能成伯业。” (2).掌谏诤的官员。 唐 柳宗元 《驳复仇议》:“当时諫臣 陈子昂 建议诛之而旌其閭。”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国朝諫臣,首数 彭鹏 、 郭琇 。” 访察通过访问和观察进行调查。《隋书·东夷传·高丽》:“有何阴恶,弗欲人知,禁制官司,畏其访察?” 明 焦竑 《玉堂丛语·献替》:“莫若自今与尔等访察各处巡按御史,然后责他们去拣择府州县卫所官。” 老舍 《赵子曰》第七:“是我自己也得访察访察不是?万一这件事的内容不像你所想的呢?” 民隐民众的痛苦。《国语·周语上》:“先王非务武也,勤恤民隐而除其害也。” 韦昭 注:“隐,痛也。” 南朝 宋 颜延之 《赭白马赋》:“振民隐,脩国章。” 清 姚鼐 《圣驾南巡赋》序:“皇帝承基,至仁究物,念东南之幽阻,惧民隐之不闻。” 郑观应 《盛世危言·日报》:“太史采风,行人问俗,所以求通民隐达民情者,如是其亟亟也。” 元元平民;老百姓 只觉苍天方愦愦,莫凭赤手拯元元。——《洪秀全演义》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