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释德洪的《同超然无尘饭柏林寺分题得柏字》 全文: 沙村宿雨馀,炊烟淡寒色。 山墟蚕市休,野饭渔舟隔。 忽逢柳际门,知有道人宅。 扣扉山答响,童子出迎客。 空庭竟何有,冻死千岁柏。 钟鸣食时至,老僧揖就席。 香粳定宿舂,露葵应晓摘。 羌饥一饭美,何啻万钱直。 风轩纳山翠,引手扪石壁。 爱此玉崔嵬,岁久自崩拆。 下有洄涡泉,甘凉冰齿颊。 勿轻一脉微,去涨万顷泽。 吾行无疾徐,住佳去亦得。 欲收有声画,绝景为摹刻。 兴来勿复缓,转顾成陈迹。
参考注释沙村(1).沙滩边或沙洲上的村落。 唐 杜甫 《留别公*安太易沙门》诗:“沙村白雪仍含冻,江县红梅已放春。” 唐 孟郊 《独宿岘首忆长安故人》诗:“江城与沙村,人语风颼飀。” 明 王逢 《题杉溪老人家壁六言》之三:“红白花明水寺,青苍树遶沙村。” (2).粗暴;粗野。 元 张国宾 《罗李郎》第四折:“这哥哥恁地狠,没些儿淹润,一剗地沙村,倒把人寻趁。” 明 徐复祚 《投梭记·订盟》:“做出个沙村势逞威。” 宿雨(1).夜雨;经夜的雨水。 隋 江总 《诒孔中丞奂》诗:“初晴原野开,宿雨润条枚。” 明 吴本泰 《西湖竹枝词》:“宿雨半收晴不稳,恼人最是鵓鳩啼。” 刘半农 《回声》诗:“微风吹动了树上的宿雨,冷冰冰的向他头上滴着。” (2).久雨;多日连续下雨。《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六回:“我同 述农 走到江边一看,是夜宿雨初晴,一轮明月东方升起,照得那浩荡江波,犹如金蛇万道一般。” 胡怀深 《暮春野行》诗:“宿雨昨宵霽,万木浄如洗。” 炊烟 烹制饭菜形成的烟气 炊烟袅袅 寒色 在七色光中,除绿色光外,如:青、紫、蓝等光之色,给人以寒冷感。也称“冷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