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为己存实际,忘形同化初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唐代储光羲的《游茅山五首》 全文: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实际(1) (2) 真实的情况 切合实际 (3) 客观存在的事物 生活的实际 (4) 现实存在的 实际的例子 忘形忘掉言行的分寸 得意忘形 同化(1).同受教化。 清 陈鳣 《对策·巡守》:“道德太平,恐远近不同化,幽隐不得其所者,故必亲自行之。” (2).使不相同的事物逐渐变成相近或相同。 闻一多 《文学的历史动向》:“它(诗)同化了绘画,又装饰了建筑(如楹联、春帖等)和许多工艺美术品。” 叶圣陶 《倪焕之》十九:“学校应该抱一种大愿,要同化社会,作到这一层,才是学校的成功。” (3).语音学上指一个音变得与邻近的音相同或相似。如:“面包”(miànbāo)在口语中读miàmbāo,“面”字的韵尾n受后面的“包”字声母b的影响而变成m。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