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驻喀什噶尔辨事参赞大臣护军统领明亮等奏获在逃之布鲁特燕起诗以志事》 全文:初获燕起者,其名叶尔铁。
 方将加重赏,无何报逸脱。
 其时尼敦子,名曰萨木萨。
 复有伯尔克,亦畏罪逃越。
 是为回界外,作衅之三孽。
 而其中燕起,鬼蜮最狡黠。
 于乙巳之冬,盗马曾来窃。
 以其在遐壤,不值进兵拨。
 今秋彼复至,伺隙恣诡谲。
 色勒部头人,库楚克掳获。
 叶尔羌大臣,寄信喀什噶。
 发兵邀去路,竟得生擒活。
 亦布鲁效力,重赏嘉勤劼。
 三孽去其最,边境应宁洁。
 台湾即内地,何乃猖蚁蠛。
 绿旗兵误事,蔓延致杌隉。
 兹特简重臣,勇将挈英烈。
 尽歼作逆渠,伫速捷音达。
 
 参考注释盗马春秋 时, 秦穆公 出游,其右骖亡失, 穆公 自往求之,见人已杀其马,方共食, 穆公 不罪食马人,而赐其酒,以佐食。后 秦  晋 战于 韩原 , 晋 军围 穆公 乘,食马者三百馀人奋力救之,遂破 晋 军,虏 晋惠公 。事见《吕氏春秋·爱士》。后用为赏罪臣而终得其力的典实。 三国  魏  曹植 《求自试表》:“臣闻明主使臣,不废有罪。故奔北败军之将用, 秦  鲁 以成其功;絶缨盗马之臣赦, 楚  赵 以济其难。”按, 赵 氏之先与 秦 共祖,故亦称 秦 为 赵 。 唐  陈子昂 《座右铭》:“白珪玷可灭,黄金诺不罪。 秦穆 饮盗马, 楚 客报絶缨。”《新唐书·陆贽传》:“昔人掩絶缨、饮盗马者,岂忘其爱邪?” 明  梅鼎祚 《昆仑奴》第三折:“盗马的死救 秦 亡,射鉤的生辅 齐 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