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山中杪秋·其一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山中杪秋·其一原文烟云朝暮变,紫翠槲枫兼。 籁动风满谷,波澄月一奁。 景深素秋杪,兴寄碧峰尖。 无尽藏真界,取之岂碍廉。 诗词问答问:山中杪秋·其一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五言律诗 押盐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十二 参考注释烟云烟气和云 烟云缭绕 朝暮(1) 清晨和夜晚 (2) 从早到晚;无时无刻 朝暮思念 景深在摄影机镜头或其他成像器前沿着能够取得清晰图像的成像器轴线所测定的物体距离范围 秋杪暮秋,秋末。 唐 唐彦谦 《初秋到慈州冬首换绛牧》诗:“秋杪方攀玉树枝,隔年无计待春暉。” 宋 邵雍 《秋日饮郑州宋园示管城簿周正叔》诗:“我来游日逢秋杪,君为开筵对晚花。” 明 李贽 《与焦弱侯太史书》:“弟岂遂以此一病遽长别乎!若幸获愈,决以此秋杪相见也。” 兴寄指寄托在作品中的思想感情。 唐 陈子昂 《修竹篇》序:“僕尝暇时观 齐 梁 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絶,每以永叹。” 明 李东阳 《寿太子太保吏部尚书王公九十诗序》:“平生所著意见及典籍格言,歷代奏议,日取而閲之,虽兴寄冲漠,而爱君体国之念,犹耿耿不能忘也。” 无尽藏(1).佛教语。谓佛德广大无边,作用于万物,无穷无尽。《大乘义章》十四:“德广难穷,名为无尽。无尽之德苞含曰藏。” 唐 法藏 《华严探玄记》卷十九:“出生业用无穷,故曰无尽藏。” (2).泛指事物之取用无穷者。 宋 苏轼 《前赤壁赋》:“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明 李贽 《杂说》:“独自无赖,试取《琴心》一弹再鼓,其无尽藏不可思议,工巧固可思也。” 郭沫若 《天地玄黄·走向人民文艺》:“任何开化民族的古代文艺或未开化民族的现存文艺,都往往蕴含着无尽藏的美。” 指佛寺中储积各方所施舍的财物的地方。《太平广记》卷四九三引 唐 陆长源 《辨疑志·裴玄智》:“ 武德 中,有沙门 信义 习禪,以三阶为业,於 化度寺 置无尽藏。 贞观 之后,捨施钱帛金玉,积聚不可胜计。” 真界指寺观。 唐 武元衡 《题故蔡国公主九华观上池院》诗:“瑶瑟含风韵,纱窗积翠虚,秦楼今寂寞,真界竟何如。” 唐 皎然 《奉同卢使君幼平游精舍寺》诗:“真界隐青壁,春山凌白云,今朝 石门 会,千古仰斯文。”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