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李昴英的《肇庆府倅王庚应平反广府帅司冤狱诗以纪其事》 全文: 人生与地间,本是同胞出。 贵贱与贤愚,分殊而理一。 上帝立君师,朝廷设官职。 凡百有司存,各欲尽其责。 一或无人心,何以顺天则。 广南十四州,官吏几满百。 公道孰扶持,田野多菜色。 大桀作威福,小桀肆蝥贼。 周兴而爪牙,郄超而宾客。 君禄郡忍欺,天民天弗恤。 贪饕事篚苞,残忍尚徽纆。 可怜田舍翁,骈首膏斧锧。 可怜富家儿,鞭背遭黥墨。 怒气剧炎火,谗言易转石。 恩门甘仰面,墦间争屈膝。 喑哑一世人,天高云雾黑。 岂无贤大夫,留此一线脉。 堂堂西蜀翁,愤气填胸臆。 尚友周濂溪,拙矣谋身策。 念我同胞人,罹此操戈厄。 苦语为平反,片言天可质。 细阅拙录篇,事事皆阴骘。 孟子谓非人,由其无隐恻。 此翁仁者勇,奸谀诛以笔。 天道本昭昭,彼巧竟何益。 吾皇本好生,桁杨西列棘。 安得百于公,落落参邦国。
参考注释一或犹言或者。 宋 真德秀 《问郊祀试李鸣复》:“间者风霆之警,象纬之愆。一或彻闻,惕然戒惧。” 人心(1) 指人的感情、愿望等 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这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2) 良心 何以(1) 用什么 何以教我 (2) 为什么 何以出尔反尔 天则(1).犹天道。自然的法则。《易·乾》:“乾元用九,乃见天则。” 唐 杨炯 《浑天赋》:“俯察人事,仰观天则。” 清 黄宗羲 《郑兰皋八十寿序》:“时有常变,势有顺逆,德有刚柔,类有邪正。然此中各有自然之天则。” 刘师培 《无政府主义之平等观》:“近世哲学家以此法为天则。谓天下事物,均依自然定规之活动力,即变形变化之际,亦各有一定不易之定规。” (2).天子的法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