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古诗文:

 

古诗 全韵诗上去入声七十六首·其五·夏少康
朝代 清代
作者 乾隆
释义

原文

羿浞之祸夏中衰,姒氏未亡所馀几。

为仍牧正惎浇凶,奔虞戒若蹈虎尾。

妻以二姚邑诸纶,有田一成众一旅。

布德兆谋收夏臣,诛浇及豷复禹迹。

共难不渝卒成功,贤臣靡者如仲虺。

中兴实亚开创艰,应以少康为冠始。

溯其配天德在何,不出敬勤心亹亹。

诗词问答

问:《全韵诗上去入声七十六首·其五·夏少康》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四十九

2. 叶

参考注释

夏中

(1).犹夏季。 晋 王羲之 《谢仁祖帖》:“忽然夏中感怀,冷冷不适。足下復何似,耿耿。” 唐 戴叔伦 《送裴判官回湖南》诗:“莫怕南风且尽欢, 湘 山多雨夏中寒。”《宋书·庾炳之传》:“ 刘雍 自谓得其力助,事之如父,夏中进甘蔗,若新发於州。”

(2).佛教语。谓夏安居间之九十日,即从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

未亡

(1).指亡国的孑遗。 唐 韩愈 《曹成王碑》:“先王讨 蔡 ,实取 沔 蘄 安 黄 ,寄惠未亡。”

(2).旧指妇女的丈夫死后,丧服未满之时。 唐 白居易 《判得辛氏夫遇盗而死遂求杀盗者而为之妻或责其失贞行之节不伏》:“况居丧未卒,改适无文。苟失节於未亡,虽復仇而何有?”

(3).见“ 未亡人 ”。

牧正

古官名。牧官之长,主管畜牧。《左传·哀公元年》:“ 后緍 方娠,姚出自竇,归于 有仍 ,生 少康 焉,为 仍 牧正。” 杜预 注:“牧官之长。”《列子·黄帝》:“ 周宣王 之牧正,有役人 梁鸯 者,能养野禽兽,委食於园庭之内。” 张湛 注:“养禽兽之长也。” 唐 柳宗元 《天对》:“牧正矜矜, 浇扈 爰踣。”

虎尾

比喻危险的境地。《易·履》:“履虎尾,不咥人,亨。” 唐 李为 《蔺相如秦庭返璧赋》:“蹈虎尾而若闲,过鲸口而无惕。” 宋 陆游 《小舟》诗:“宦途危虎尾,闲味美熊蹯。”

二姚

(1).指古部落 有虞氏 的两个女儿。 有虞氏 为 姚 姓,故称。《左传·哀公元年》:“﹝ 少康 ﹞逃奔 有虞 …… 虞思 於是妻之以二 姚 。” 杜预 注:“ 姚 , 虞 姓。”《楚辞·离骚》:“及 少康 之未家兮,留 有虞 之二 姚 。” 王逸 注:“ 少康 逃奔 有虞 , 虞 因妻以二女。”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辨骚》:“ 羿浇 二 姚 ,与《左氏》不合。”

(2).指 宋 代 姚兕 、 姚麟 。《宋史·姚兕传》:“弟 麟 ,亦有威名, 关中 号‘二 姚 ’。”

一成

(1).古谓方十里之地。《周礼·地官·小司徒》“乃经土地而井牧其四野” 汉 郑玄 注:“甸方八里,旁加一里,则方十里为一成。”《易·讼》“九二,不克讼,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 唐 孔颖达 疏:“三百户者,一成之地也。” 宋 胡锜 《代田万顷到任谢表》:“一成立中兴之基,大披图籍;九井张太平之纪,丕混车书。” 清 顾炎武 《杨明府永言昔在崑山今复来吴下感旧有赠》诗:“与君遵晦意,不负一成谋。”参见“ 一成一旅 ”。

(2).谓一经成就。 汉 王充 《论衡·率性》:“十五之子,其犹丝也。其有所渐化为善恶,犹蓝丹之染练丝,使之为青赤也。青亦一成,真色无异。” 晋 葛洪 《抱朴子·黄白》:“不得口诀,犹不可知。况于黄白之术乎?今能为之者,非徒以其价贵而秘之矣。此道一成,则可以长生。”参见“ 一成不变 ”。

(3).一重;一层。《尔雅·释丘》:“丘一成为敦丘。” 郭璞 注:“成,犹重也。” 邢昺 疏:“言丘上更有一丘相重累者名敦丘。” 清 方以智 《通雅·算数》:“一层谓之一成。”

(4).谓击一下。《吕氏春秋·长攻》:“先具大金斗, 代君 至酒酣,反斗而击之,一成脑涂地。” 高诱 注:“一成,一下。”

(5).一定的规格。 清 恽敬 《三代因革论》:“伦物之纪,名实之效,等威之辨,授之以一成之式,齐之以一定之法。” 严復 《原强》:“不观于圬者之为墙乎?与之一成之砖,坚而廉,平而正,火候得而大小若一,则无待泥水灰粘之用,不旋踵而数仞之墙成矣。”

(6).初次制成的。 唐 刘商 《秋夜听严绅巴童唱竹枝歌》诗:“来时十三今十五,一成新衣已再补。” 宋 刘一止 《喜迁莺》词:“怨月恨花,须不是不曾经著。这情味望一成消灭,新来还恶。”

(7).谓奏乐一终。《礼记·乐记》“且夫武始而北出,再成而灭 商 ” 汉 郑玄 注:“成,犹奏也。每奏武曲,一终为一成。”

兆谋

始谋。《续资治通鉴·宋仁宗景祐元年》:“临事尚乎守,当机贵乎断,兆谋先乎密。” 清 顾炎武 《军制论》:“又何以兆谋敌愾,成克復之勋哉!”

禹迹

见“ 禹迹 ”。

亦作“ 禹跡 ”。1.相传 夏禹 治水,足迹遍于九州,后因称 中国 的疆城为 禹 迹。语出《书·立政》:“其克詰尔戎兵,以陟 禹 之迹。” 孔 传:“以升 禹 治水之旧迹。”《左传·襄公四年》:“芒芒 禹 迹,画为九州。” 唐 韩愈 《鳄鱼文》:“况 禹 迹所揜, 扬州 之近地,刺史县令之所治,出贡赋以供天地宗庙百神之祀之壤者哉!”

(2).指 夏禹 治水的业绩。 北周 庾信 《周宗庙歌》之六:“功参 禹 迹,德赞 尧 门。” 唐 章孝标 《上浙东元相》诗:“何言 禹 跡无人继,万顷湖田又斩新。”

不渝

不改变。《诗·郑风·羔裘》:“彼其之子,舍命不渝。” 毛 传:“渝,变也。” 南朝 梁 刘孝标 《广绝交论》:“风雨急而不輟其音,霜雪零而不渝其色。”《好逑传》第十八回:“节义以不渝为奇,而不渝于曖昧之时为更奇。” * 《在柬埔寨王国会议和国民议会联席会议上的讲话》:“维护世界和平,同世界各国友好合作,是 中国 坚守不渝的外交政策。”

成功

获得预期的结果,达到目的

丞相放心,干到江左,必要成功。——《三国演义》

贤臣

贤明的臣子。《东周列国志》第二回:“君王不畏天变,黜逐贤臣,恐国家空虚,社稷不保。”

中兴

通常指国家由衰退而复兴

国家中兴

中兴机会。——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开创

创立,开拓创建

少康

夏 代中兴之主,帝 相 之子。 寒浞 使子 浇 杀 相 篡位。 相 后 缗 方娠,逃归 有仍 ,生 少康 。 少康 长大,逃奔 有虞 , 虞 君妻以二女。 夏 旧臣 靡 收集 夏 朝旧部,灭 浞 而立 少康 。 少康 又灭 浇 。见《左传·襄公四年》、《哀公元年》。《楚辞·离骚》:“及 少康 之未家兮,留有 有虞 之二 姚 。”后用为王太子复仇的典故。 清 王锡 《长平庄歌》:“藐孤暗遣出宫门,深望 少康 能雪耻。”

配天

(1).与天相比并。《书·君奭》:“故 殷 礼陟配天,多歷年所。” 蔡沉 集传:“故 殷 先王终以德配天,而享国长久也。”《礼记·中庸》:“高明配天。” 孔颖达 疏:“言圣人功业高明,配偶於天,与天同功,能覆物也。” 宋 苏轼 《兴龙节功德疏文》之一:“伏愿皇帝陛下,配天而治,如日之中,安乐延年。” 郭沫若 《文艺论集·王阳明礼赞》:“横则齐家、治国、平天下,纵则赞化育、参天地、配天。”

(2).古帝王祭天时以先祖配祭。《诗·大雅·生民序》:“《生民》,尊祖也, 后稷 生於 姜嫄 , 文 武 之功,起於 后稷 ,故推以配天焉。”《汉书·郊祀志下》:“王者尊其考,欲以配天,缘考之意,欲尊祖,推而上之,遂及始祖。是以 周公 郊祀 后稷 以配天。”《资治通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是故以 微子 而代 紂 则 成汤 配天矣。” 胡三省 注:“ 郑玄 义曰:物之大者莫若於天;推父比天,与之相配,行孝之大,莫大於此,所谓‘严父莫大於配天’也。又 孔氏 曰:《礼记》称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俱为其本,可以相配,故王者皆以祖配天。”

(3).谓受天命为天子。《庄子·天地》:“ 啮缺 可以配天乎?” 郭象 注:“谓为天子。”

(4).谓如天之长久。 明 张居正 《轩皇问道治世长生颂》:“康龄不老,度岁百千,子孙万叶,配天永延。”

勤心

(1).谓用心苦思。《后汉书·陈宠传》:“ 宠 常非之,独勤心物务,数为 昱 陈当世便宜。”《汉武帝内传》:“此子勤心已久,而不遇良师。”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镜听》:“於是二 郑 感愤,勤心鋭思,亦遂知名。”

(2).殷勤的心意。 宋 梅尧臣 《杜挺之赠端溪园砚》诗:“强持慰勤心,归以示朋戚。”

亹亹

(1).勤勉不倦貌。《诗·大雅·崧高》:“亹亹 申伯 ,王纘之事。”《汉书·张敞传》:“今陛下游意於太平,劳精於政事,亹亹不舍昼夜。” 宋 叶适 《故宝谟阁待制知平江府赵公墓铭》:“若夫兢兢于道德之意,而亹亹于事物之实,则前辈所难能也。” 梁启超 《论佛教与群治之关系》:“且此生未及竟者,来生固可以补之,復何所惮而不亹亹。”

(2).行进貌。《楚辞·九辩》:“时亹亹而过中兮,蹇淹留而无成。” 王逸 注:“亹亹,进貌。”《文选·陆机<赴洛>诗》:“亹亹孤兽骋,嚶嚶思鸟吟。” 李善 注:“亹亹,走貌也。”

(3).水流貌。《文选·左思<吴都赋>》:“玄荫耽耽,清流亹亹。” 吕向 注:“亹亹,渌水徐进之势。” 宋 苏轼 《双池》诗:“泝流入城郭,亹亹渡千家。”

(4).谓诗文或谈论动人,有吸引力,使人不知疲倦。《后汉书·班固传论》:“若 固 之序事,不激诡,不抑抗,赡而不秽,详而有体,使读之者亹亹而不猒,信哉其能成名也。”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晋黄门郎张协》:“词采葱蒨,音韵鏗鏘,使人味之亹亹不倦。” 唐 卢照邻 《<南阳公集>序》:“ 岑 君论詰亹亹,听者忘疲。”《三国演义》第六九回:“ 輅 亹亹而谈,言言精奥。” 清 姚鼐 《祭刘海峰先生文》:“嗣学古文,以任道期,亹亹其文,以赠吾离。”

(5).不绝貌。 唐 黄滔 《司直陈公墓志铭》:“十年而 许员外 稷 ,继翔其后,词人亹亹。” 宋 谢无量 《莺啼序·重过金陵》词:“慨商女不知兴废,隔江犹唱《庭花》,餘音亹亹。” 明 宋濂 《春日赏海棠花诗序》:“众宾咸悦,衔盃咏诗,亹亹不自休。”

(6).委顺貌。 明 宋濂 《答郡守聘五经师书》:“岂能悖性徇物,亹亹随人作上下耶!”

(7).美妙;美好。 晋 曹毗 《歌世宗景皇帝》:“亹亹神算,赫赫王旅。” 南朝 梁 刘孝标 《广绝交论》:“日月联璧,赞亹亹之弘致。” 唐 欧阳詹 《王者宜日中赋》:“含灵亹亹,处植离离。”

随便看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uppu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5:4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