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曾丰的《谢叶英州惠石山更托寻置绝品埏》 全文: 梅雨酣夜眠,槐风豁朝起。 应门绝传声,外有夸娥氏。 背负小峥嵘,云自西北至。 浣栉出问谁,乃拜公所馈。 太行王屋山,转徙到窗几。 冥茎根倒盘,混沌窍中启。 归墟孔道谺,神瀵留痕泚。 两生大丈夫,二老古君子。 识面喟无从,岂料不我彼。 一见三扣之,琤若相诺谁。 燕閒与之俱,庸洗吝与鄙。 相爱至忘表,相期至没齿。 山容若巽词,犹有胜于己。 潇洒旧主人,雅惟无所嗜。 陨星拾宋都,浮磬收泗水。 尺寸靡不珍,要作补天计。 适分上帝符,来守真阳垒。 山使听指挥,石侯具供拟。 三间敝铃斋,四壁罗玉峙。 况才下车初,贡者来未已。 新传渤海东,五山失其二。 神牛驱六丁,挟送函丈里。 风骨天下奇,非直我辈比。 闻这喜欲狂,怅莫立自致。 千金岂容悭,再渎那得忌。 岱舆第一峰,割爱良不易。 员峤更次之,何当便分似。
参考注释归墟亦作“归虚”。传说为海中无底之谷,谓众水汇聚之处。《列子·汤问》:“ 渤海 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实惟无底之谷,其下无底,名曰归墟。” 张湛 注:“归墟,或作归塘。” 明 李东阳 《初预郊坛分献得南海》诗:“归虚下有通灵地,广利中含济物功。”后喻事物的终结、归宿。 清 龚自珍 《上清真人碑书后》:“余平生不喜道书,亦不愿见道士,以其勦用佛书门面语,而归墟只在长生。” 孔道(1) 通往某处必经之关口 (2) 大道;大路 (3) 孔子之道 神瀵传说中水名。《列子·汤问》:“ 终北国 之中有山。山名 壶领 ,状若甔甀。顶有口,状若员环,名曰 滋穴 。有水涌出,名曰 神瀵 。臭过兰椒,味过醪醴。” 唐 徐彦伯 《奉和幸新丰温泉宫应制》:“涌疑 神瀵 溢,澄若帝臺浆。” 明 杨慎 《升庵诗话·神瀵》:“ 陈希夷 诗:‘倏尔火轮煎地脉,愕然 神瀵 涌山椒。’ 神瀵 出《列子》,即《易》所谓‘山泽通气’,《参同契》所谓‘山泽气相蒸,兴云而为雨’是也。《地理书》‘沃焦尾閭’,皆此理耳。” 潘飞声 《鸟啼径看瀑布泉》诗:“荒外得酒泉,得非 神瀵 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