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唐代张蠙的《过山家》 全文:避暑得探幽,忘言遂久留。
 云深窗失曙,松合径先秋。
 响谷传人语,鸣泉洗客愁。
 家山不在此,至此可归休。
 
 名句书法欣赏 避暑得探幽,忘言遂久留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避暑(1) 到凉爽的地方度过炎热的暑期  (2) 避免中暑 探幽(1).探索深奥的事理。《后汉书·陈宠传》:“陛下探幽析微,允执其中,革百载之失,建永年之功。” 晋  潘尼 《释奠颂》:“探幽穷賾,温故知新。” (2).探寻幽境。 五代  齐己 《送僧游龙门香山寺》诗:“君到 香山寺 ,探幽莫损神。” 清  乔莱 《湘口》诗:“探幽更向 愚溪 去,野性偏宜鸥鷺羣。” 忘言(1).谓心中领会其意,不须用言语来说明。语本《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三国  魏  曹植 《苦思行》:“中有耆年一隐士,鬚髮皆皓然,策杖从我游,教我要忘言。” 宋  陈师道 《次韵德麟植桧》:“萧萧孤竹君,忘言理相契。”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就逮》:“莫笑忘言真有道,自惭搜句百无功。” (2).指不借语言为媒介而相知于心的友谊。《晋书·山涛传》:“后遇 阮籍 ,便为竹林之交,著忘言之契。” 唐  韩愈 《祭薛中丞文》:“况某等忘言斯久,知我俱深。” (3).忘其所言;不须言说。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言事·抗疏中辍》:“二公皆名士正人,所言必不妄,但权奸已败,即往事果真,亦当忘言,此等追叙,似乎蛇足。” 久留 长久逗留;长期淹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