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韩淲的《八月初七日终夜大雷震雨如倾注风败吾藩篱拔》 全文: 晴明天气佳,草木浮光煇。 珍禽各翔语,群花竞芳菲。 人情春和时,怡游类忘归。 常阳一以亢,旱甚翻嘘欷。 赤地至千里,焉有不年饥。 家家望云霓,想像阴雨霏。 狂飚震雷吼,连夕恐非机。 溪涨桥已解,拍岸欲平矶。 所幸蛙黾尔,跳噪皆轻肥。 居民其奈何,泥淖生理微。 意欲问彼苍,何日生清晖。 由来此阴阳,岁事中和希。 今年积秋热,焦熬在郊圻。 既雨复苦风,拔树败墙围。 后土无乾处,眇予将畴依。
参考注释晴明 明澈,天空明朗 晴明的早晨 天气 在较短时间内特定地区的大气状况;气象情况 草木(1).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易·坤》:“天地变化,草木蕃。” 唐 韩愈 《送李愿归盘谷序》:“ 太行 之阳有 盘谷 , 盘谷 之閒,泉甘而土肥,草木藂茂,居民鲜少。” 明 刘基 《<悦茂堂诗>序》:“故人不得其性则痛,鸟兽不得其性则瘏,草木不得其性则萎以枯。” (2).指荒野。《韩非子·说疑》:“此十二人者,或伏死於窟穴,或槁死於草木,或飢饿於山谷,或沉溺於水泉。” (3).比喻卑贱。多用作自谦之词。 唐 陈子昂 《谏刑书》:“臣草木微品,天恩降休,伏刻肌骨,不敢忘捨。” 宋 苏轼 《笏记》之一:“徒倾艸木之心,莫报乾坤之施。” 浮光(1).水面或物体表面反射的光。 南朝 陈 阴铿 《渡青草湖》诗:“带天澄迥碧,映日动浮光。” 唐 骆宾王 《在江南赠宋五之问》诗:“韞珠澄积润,让璧动浮光。” 明 文徵明 《岁暮雪晴山斋小诗》之九:“朝日照盂盎,浮光上虚楹。” (2).指浮动的目光。 老舍 《蛤藻集·且说屋里》:“他的带烟气的脸上露出青筋,离离光光的眼睛放出一些浮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