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斫木陶土,器则不匮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苏辙的《和子瞻次韵陶渊明劝农诗》 全文: 参考注释斫木(1).被砍削的树。《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庞涓 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 (2).伐木。 宋 苏轼 《真兴寺阁》诗:“当年 王中令 ,斫木南山赬。” 陶土用于烧制陶制品和粗瓷器的高岭土 不匮不竭;不缺乏。《诗·大雅·既醉》:“孝子不匱,永锡尔类。” 毛 传:“匱,竭。” 郑玄 笺:“孝子之行非有竭极之时。”《国语·鲁语上》:“民求不匱於财,而神求优裕於享者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原道》:“旁通而无滞,日用而不匱。” 明 沉德符 《野获编·户部·西北水田》:“若得依今法垦得七千顷,可得穀二百万百,非独 天津 餉足,而司农亦不匱矣。”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