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元代陈宜甫的《重接刘介臣书》 全文: 记得登舟惜别离,天涯相望两依依。 几回梦里寻君去,三度书来约我归。 闽海浪肥春雨过,和林沙远晓云飞。 今秋拟逐归鸿便,为说家中莫寄衣。
参考注释归鸿归雁。诗文中多用以寄托归思。 三国 魏 嵇康 《赠秀才入军》诗之四:“目送归鸿,手挥五絃。” 唐 张乔 《登慈恩寺塔》诗:“斜阳越乡思,天末见归鸿。” 宋 王安石 《送陈景初》诗:“ 长安 何日到,一一问归鸿。” 明 杨珽 《龙膏记·酬咏》:“十年流落赋归鸿,谁傍昏衢驾烛龙。” 说家注家或评论家。 汉 王充 《论衡·正说》:“説家以为譬喻增饰,使事失正是,诚而不存。” 清 纳兰性德 《<渌水亭杂识>序》:“踰三四年遂成卷,曰《渌水亭杂识》,以备説家之瀏览云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