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马头草檄 |
释义 | 马头草檄历史典故 马头草檄怎么写好看:马头草檄历史词典解释檄(xí席):古代用于征召、告示、声讨的文书。在马上写成檄文。形容思维敏捷、挥毫而就。又作“马前草诏”、“檄书倚马”。出自唐薛收事迹。薛收(601-603年)字伯褒,浦州汾阴(今山西万荣西南)人。唐初为秦王府主簿、判陕东道大行台金部郎中。当时李世民在东征西战过程中所发布的檄文、露布,大多为薛收马上草成,不但言辞敏速,而且丝毫没有修改的痕迹。后人遂将此事概括为“马头草檄”。 【出典】: 《旧唐书》卷73《薛收传》2587页:“时太宗专任征伐,檄书露布,多出于收,言辞敏速,还同宿构,马上即成,曾无点窜。” 【例句】: 元·耶律楚材《寄巨川宣抚》:“马前草诏珠玑润,纸上挥毫风雨寒。” 明·陈子龙《喜袁临侯开庭郧阳却寄》:“檄书倚马销金甲,宾从投壶佐玉觞。” 词语分解:
历史典故推荐:举手加额①谓敬佩。宋孔平仲继世说·方正: “墀周墀 入至敏中白敏中厅,见皞王皞争辩方急,墀举手加额,叹皞孤直。②谓庆幸。清黄宗羲明司马澹若张公传: “海内方污秽朝廷,闻是疏之上,莫不举手加额。” 参见:○以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