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添了春山,识得春愁未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清代杜文澜的《西子妆·为友人量珠贺》 全文: 参考注释春山(1).春日的山。亦指春日山中。 唐 王维 《鸟鸣涧》诗:“人閒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金 元好问 《游黄华山》诗:“归来心魄为动荡,晓梦月落春山空。”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潘太守诗》:“莫待 瀟湘 芳草緑,春山处处子规声。” (2).春日山色黛青,因喻指妇人姣好的眉毛。 唐 李商隐 《代董秀才却扇》诗:“莫将画扇出帷来,遮掩春山滞上才。” 元 吴昌龄 《端正好·美妓》套曲:“秋波两点真,春山八字分。” 清 洪楝园 《后南柯·释酗》:“问何时消除芥蔕,终不免愁锁春山未展开。” (3).指春神。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打春》:“立春日, 大兴 、 宛平 县令设案於午门外正中,奉恭进皇帝、皇太后、皇后芒神土牛,配以春山。” 识得懂得,知道。《水浒传》第三八回:“ 李逵 虽然也识得水,却不甚高。当时慌了手脚。”《儒林外史》第一回:“况你埋没在这乡村镇上,虽有才学,谁人是识得你的?” 春愁春日的愁绪。 南朝 梁元帝 《春日》诗:“春愁春自结,春结詎能申。” 唐 李白 《愁阳春赋》:“春心荡兮如波,春愁乱兮如云。” 唐 张祜 《折杨柳枝》诗之一:“伤心日暮烟霞起,无限春愁生翠眉。” 宋 陆游 《行武担西南村落有感》诗:“骑马悠然欲断魂,春愁满眼与谁论?”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