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梅尧臣的《梦登河汉》 全文: 夜梦上河汉,星辰布其傍。 位次稍能辩,罗列争光芒。 自箕历牛女,与斗直相当。 既悟到上天,百事应可详。 其中有神官,张目如电光。 玄衣乘苍虬,身佩水玉璫。 丘蛇与穹鳖,盘结为纪纲。 我心恐且怪,再拜忽祸殃。 臣实居下土,不意涉此方。 既得接威灵,敢问固不量。 有牛岂不力,何惮使服箱。 有女岂不工,何惮缝衣裳。 有斗岂不柄,何惮挹酒浆。 卷舌不得言,安用施穹苍。 何彼东方箕,有恶务簸扬。 唯识此五者,愿言无我忘。 神官呼我前,告我无不臧。 上天非汝知,何苦诘其常。 岂惜尽告汝,於汝恐不庠。 至如人间疑,汝敢问於王。 扣头谢神官,臣言大为狂。 骇汗忽尔觉,残灯荧空堂。
名句书法欣赏 唯识此五者,愿言无我忘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唯识佛教语。谓一切事物皆为人的耳、目、舌、鼻、身、意、末那、阿赖耶八识所变现,没有心外之物。《楞严经》卷五:“我以諦观十方唯识,识心圆明,入圆成实。” 鲁迅 《两地书·致许广平六十》:“ 太虚 倒并不专讲佛事,常论世俗事情,而作陪之教员们,偏好问他佛法,什么‘唯识’呀,‘涅槃’哪。”参阅《成唯识论》。 愿言思念殷切貌。《诗·卫风·伯兮》:“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郑玄 笺:“愿,念也。我念思伯,心不能已。” 晋 谢混 《游西池诗》:“逍遥越城肆,愿言屡经过。” 宋 华岳 《早春即事》诗:“愿言相约花前醉,莫放春容过海棠。” 清 顾炎武 《江上》诗:“愿言随飞龙,一上 单于臺 。” 无我 佛教基本教义之一,断言否认灵魂、本体或任何其他先于任何现象存在的永久的物质实体的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