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魏晋曹植的《赠徐干诗》 全文: 惊风飘白日。 忽然归西山。 圆景光未满。 众星灿以繁。 志士营世业。 小人亦不闲。 聊且夜行游。 游彼双阙间。 文昌郁云兴。 迎风高中天。 春鸠鸣飞栋。 流猋激棂轩。 顾念蓬室士。 贫贱诚足怜。 薇藿弗充虚。 皮褐犹不全。 慷慨有悲心。 兴文自成篇。 宝弃怨何人。 和氏有其愆。 弹冠俟知己。 知己谁不然。 良田无晚岁。 膏泽多丰年。 亮怀璠玙美。 积久德愈宣。 亲交义在敦。 申章复何言。
参考注释和氏(1). 楚 人 卞和 (又称 和氏 )得玉璞于 楚 山中,奉而献之 厉王 和 武王 。使玉工辨认之,均曰:“石也。”以诳欺罪,被刖去两足。后又献之 楚文王 ,使玉工理之,果得宝玉。事见《韩非子·和氏》。后以“和氏”指识才之士。 晋 葛洪 《抱朴子·塞难》:“夫见玉而指之曰石,非玉之不真也,待 和氏 而后识焉。” (2).指怀才不遇之人。 唐 刘得仁 《送友人下第归省》诗:“莫将 和氏 泪,滴著 老莱 衣。” (3).借指美玉。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晁采琬琰,和氏出焉。” 汉 扬雄 《甘泉赋》:“前殿崔巍兮,和氏玲瓏。”参见“ 和氏璧 ”。 即 和氏 。《吕氏春秋·异宝》:“以 龢氏 之璧、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贤者必取至言矣。”《汉书·叙传上》:“宾又不闻 龢氏 之璧韞於 荆 石, 随侯 之珠藏於蜯蛤虖?”参见“ 和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