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水经郦子注,玉字禹时存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明代伍世标的《题吞海楼石壁》 全文: 参考注释子注古书正文下作者所加的夹行小注。 唐 刘知几 《史通·补注》:“亦有躬为史臣,手自刊补。虽志存该博,而才闕伦敍。除烦则意有所恡,毕载则言有所妨;遂乃定彼榛楛,列为子注。” 浦起龙 通释:“注列行中,如子从母。” 玉字(1).刻于玉上的文字,多指仙道书的内容。 汉 赵晔 《吴越春秋·越王无馀外传》:“庚子,﹝ 禹 ﹞登 宛委山 ,发金简之书,案金简玉字,得通水之理。” 南朝 梁 沉约 《桐柏山金庭馆碑》:“金简玉字之书,玄霜絳雪之宝,俗士所不能窥,学徒不敢轻慕。” 宋 陆游 《游学射山遇景道人》诗:“若人真我友,玉字当共读。” (2).对他人文字的美称。 唐 李白 《洞庭醉后送吕使君杲流澧州》诗:“赠剑刻玉字, 延平 两蛟龙。”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