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暮春漪澜堂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暮春漪澜堂原文岧峣峙穹塔,衍漾浮液湖。 画树叠峰棱,绿縠周堂除。 白烟带嫩柳,紫茸发新蒲。 缋藻潜游鳞,梯浪起飞凫。 妙趣上下察,神诠动植俱。 三叹吾与点,言志何伤乎。 诗词问答问:暮春漪澜堂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四十七 参考注释岧峣山高峻貌 践蹊隧之危阻,登岧峣之高岑。——曹植《九愁赋》 衍漾漂游荡漾。《文选·颜延之<车驾幸京口三月三日侍游曲阿后湖>诗》:“藐盼覯青崖,衍漾观緑畴。” 李善 注:“衍漾,游衍漂漾也。” 唐 李峤 《清明日龙门游泛》诗:“衍漾乘和风,清明送芬月。” 宋 刘跂 《宣防宫赋》:“紆餘衍漾,緜眇逶迟。” 明 毛晋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广要》:“藻生水底,横陈於水,流水之中,随波衍漾,茎叶条畅。” 堂除(1).堂下的台阶。《文选·潘岳<怀旧赋>》:“陈荄被于堂除,旧圃化而为薪。” 李善 注引《说文》:“除,殿堦也。” (2). 宋 制,京官、选人一般由吏部选差,其有特殊勋劳者,得由政事堂直接奏注差遣,称“堂除”。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官爵封建·堂除》:“《续事始》曰:旧制,内外皆吏部授。自 隋 以来,五品以上官中书、门下访择闻奏,然后下制。 肃宗 復令中书,以功除官。今谓堂除也。” 宋 陈亮 《吏部侍郎公德文行状》:“至於荫补初出官者法当銓试,今有堂除免试者。”参见“ 堂选 ”。 紫茸(1).紫色细茸花。《文选·郭璞<江赋>》:“扬皜毦,擢紫茸。” 李善 注:“毦与茸,皆草花也。”《文选·谢灵运<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诗》:“初篁苞緑籜,新蒲含紫茸。” 吕向 注:“紫茸,蒲花也。” 唐 李贺 《恼公诗》:“杜若含清露,河蒲聚紫茸。” (2).指细软的绒毛。 唐 杜牧 《扬州》诗之一:“喧闐醉年少,半脱紫茸裘。” 宋 俞琰 《席上腐谈》卷上:“北方毛段细软者曰子氄子,谓毛之细者。氄,温柔貌,《书·尧典》云‘鸟兽氄毛’是也。今讹为紫茸。” 缋藻华丽的文采。 明 高攀龙 《泰伯庙碑》:“夫文明者,非文词繢藻之工已也。” 清 曾国藩 《致刘孟容书》:“今世雕虫小夫,既溺於声律繢藻之末,而稍知道者,又谓读圣贤书,当明其道,不当究其文字。” 游鳞(1).游鱼。 晋 潘岳 《闲居赋》:“游鳞瀺灂,菡萏敷披。” 唐 王维 《戏赠张五弟諲》诗之三:“设罝守毚兔,垂钓伺游鳞。” 元 廼贤 《赋环波亭送杨校勘归豫章》诗:“天空夕阴敛,川迴游鳞跃。” 郭沫若 《女神·登临》:“哦,死水一池!几匹游鳞,喁喁地向我私语。” (2).指龙。《文选·潘尼<赠侍御史王元贶>诗》:“游鳞萃灵沼,抚翼希天阶。” 李善 注:“游鳞,龙也。” 指游鱼。 晋 左思 《吴都赋》:“北山亡其翔翼,西海失其游鳞。” 唐 方干 《陪胡中丞泛湖》诗:“綺绣峰前闻野鹤,旌旗影里见游鳞。” 清 吴嘉洤 《行感》诗之四:“官吏潜踪同伏鼠,商民逐货似游鳞。” 起飞(1) (2) 飞机、火箭或鸟离开地面或水面 起飞正常 (3) 比喻事物开始飞速发展 经济起飞 妙趣(1).精微的旨趣。 汉 刘向 《列仙传·关令尹赞》:“俱济流沙,同归妙趣。”《云笈七籤》卷九:“微旨幽邃,妙趣难详。” (2).美妙的情趣。 南朝 梁 沉约 《七贤论》:“故於野泽衔杯举樽之致,寰中妙趣,固冥然不覩矣。” 清 钮琇 《觚賸·首尾限字体》:“诗审博,惟博故冥搜广引,妙趣纷披。” 蒋光慈 《鸭绿江上》:“这森林真是一个欣赏自然妙趣的所在啊!” 上下(1) 高处和低处;上面和下面;职位上较高的和较低的人 上下同欲者胜。——《孙子·谋攻》 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范仲淹《岳阳楼记》 (2) 辈分上较高的和较低的人 全家上下都很高兴 (3) 从上面到下面 上下打量着这位陌生人 (4) 指程度上高低、优劣 不分上下 (5) 用在数量词后,表示概数;左右 今年一亩地能有一千斤上下的收成 这位先生今年五十上下 (6) 称衙门中的差役 这般炎热,上下只得担待一步!——《水浒传》 动植动物和植物。 南朝 宋 谢庄 《宋孝武帝哀策文》:“禎被动植,信洎翔泳。” 明 归有光 《二石说》:“至仁之泽,洋洋乎被动植矣。” 鲁迅 《书信集·致罗清桢》:“ 广东 的山水、风俗、动植,知道的人并不多。” 三叹亦作“ 三叹 ”。多次感叹,形容慨叹之深。《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吾子置食之间三嘆,何也?” 唐 杜甫 《惜别行送刘判官》诗:“九州兵革浩茫茫,三叹聚散临重阳。”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自述》:“予每读其史传及《正气歌》,未尝不三嘆流涕也,今予亦祇法 文丞相 已。” 谓三人随着歌唱者发出赞叹之声,予以应和。《文选·陆机<文赋>》:“虽一唱而三叹,固既雅而不艳。” 李善 注:“唱,发歌句者;三叹,三人从而叹之。” 与点《论语·先进》:“夫子喟然嘆曰:‘吾与 点 ( 曾点 )也!’”谓 孔子 赞赏 曾点 的想法。后用以指长者的赞助。 宋 王禹偁 《谢除右拾遗直史馆启》:“如椽笔下,潜施与点之恩。遂令清切之资,光被孤贫之士。” 言志指诗歌。语出《书·舜典》:“诗言志。” 唐 王洙 《东阳夜怪录》:“ 去文 不才,亦有两篇言志奉呈。” 何伤何妨,何害。意谓没有妨害。《论语·先进》:“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楚辞·九章》:“苟余心其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 汉 张衡 《思玄赋》:“感鸞鷖之特栖兮,悲淑人之希合。彼无合而何伤兮,患众伪之冒真。”《水浒传》第二回:“ 端王 道:‘这是“齐云社”,名为“天下圆”,但踢何伤。’”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