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汉玉屏风歌》 全文: 君子无事不离玉,琚瑀佩左珩璜右。 岂伊玩物重奇淫,五德咸备堪为友。 嶷嶷逾尺汉玉屏,直方大与坤为偶。 产之必在方之流,剖之应自和之手。 天球弘璧想同时,结绿垂棘望而走。 入土出土千馀年,阅几沧桑静以寿。 藉紫檀架袭锦囊,内府流传岁已久。 从无题什岂有待,我欲吟之恧诗丑。 温润密栗无玷瑕,特达孚尹匪绀黝。 色得元黄之正中,质具圭璋之素守。 如在郁罗萧台畔,俯视日月数星斗。 不为斯篆之秦玺,抑埴徒污方空绶。 不为增碎之汉卮,承浆更滥如渑酒。 但为宣室之外屏,义合于古纳自牖。 所期有贤汝不蔽,何虑有谏吾不受。 人惟求旧器岂不,徒贵异物斯物诱。 刓真未肯命嗅人,附题权令挥颜柳。
  参考注释紫檀木名。常绿乔木,木材坚实,紫红色,可做贵重家具、乐器或美术品。 晋  崔豹 《古今注·草木》:“紫旃木,出 扶南 ,色紫,亦谓之紫檀。”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论装背褾轴》:“故 贞观 、 开元 中,内府图书,一例用白檀身,紫檀首,紫罗褾织成带,以为官画之褾。”《红楼梦》第三回:“当地放着一个紫檀架子大理石屏风。” 锦囊(1).用锦制成的袋子。古人多用以藏诗稿或**。《南史·徐湛之传》:“以锦囊盛 武帝 纳衣,掷地以示上。”《新唐书·文艺传下·李贺》:“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 宋  苏舜钦 《送王杨庭著作宰巫山》诗:“落笔多佳句,时应满锦囊。”《花月痕》第四回:“忽奉令箭一枝,锦囊一个,内固封密札。” (2).借指诗作。 宋  杨万里 《云龙歌赠陆务观》:“金印斗大值几钱?锦囊山齐今几篇?” 清  赵翼 《周长庚邂逅山塘具述倾注之意答诗志愧》:“锦囊幸免遭投厠,红袖知谁肯拂尘。”参见“ 锦囊佳句 ”。 (3).吐绶鸡的别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禽二·吐绶鸡》:“﹝吐綬鷄﹞《古今注》谓之锦囊。” 内府 皇宫的仓库 流传 谣言、新闻或其他信息在人们中间的传播  流传后世 一则正在流传的谣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