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明代江必显的《亦园主人邀饮》 全文: 平生爱岑寂,请游亦不却。 平生少嗜好,痛饮亦不恶。 但入此园中,便觉欣然乐。 绿竹常苍翠,丹桂久零落。 白露凋枫林,商风陨秋箨。 空斋昼閒静,棋声应丘壑。 主人笑而言,且勿愁寂寞。 吾有斗酒藏,待子来共酌。 樵青斫鲈脍,长须进丹蘖。 沈湎至昏黄,风雨声萧索。
参考注释斗酒亦作“鬭酒”。比酒量。 唐 杜牧 《街西长句》:“游骑偶同人鬭酒,名园相倚杏交花。” 清 陈维崧 《菩萨蛮·为竹逸题徐渭文画紫牡丹》词:“年时鬭酒红栏下,一丛姹紫真如画。” 清 陈于王 《燕九竹枝词》之九:“观傍培塿氍毺新,酒市争看鬭酒人。” 子来谓民心归附,如子女趋事父母,不召自来,竭诚效忠。《诗·大雅·灵台》:“经始 灵臺 ,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 朱熹 集传:“ 文王 之臺,方其经度营表之际,而庶民已来作之,所以不终日而成也。虽 文王 心恐烦民,戒令勿亟,而民心乐之,如子趣父事,不召自来也。”《宋书·武帝纪中》:“今 荆 雍 义徒,不召而集,子来之众,其会如林。” 元 揭傒斯 《大元敕赐修堰碑》:“吾伐石兮石自摧,吾召民兮民子来。” 清 黄本铨 《枭林小史》:“邑文生 郁松年 捐银二十万为办善后,士民皆踊跃,子来之力必有可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