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明代佘翔的《咫园篇(为郑都谏作)》 全文: 名园开咫尺,大隐绝风尘。 啸傲烟霞老,栖迟鬓发新。 桔槔偏不用,杖屦每相亲。 岂是陶弘景,居然郑子真。 盖停邺下客,瓮抱汉阴人。 薜荔裁初服,兰荃若比邻。 柳随彭泽径,花压武陵津。 金谷空争丽,土泉别有春。 丛篁迟凤翮,古柏偃龙鳞。 醒酒时凭石,弹棋或藉茵。 著书淹岁月,染翰乱星辰。 环堵原非病,于陵岂为贫。 当年青琐闼,此日白纶巾。 濠濮生幽想,蓬蒿得隐沦。 何须吞梦泽,差可避嬴秦。 方丈知何处,乾坤寄此身。 招游惟二仲,讵厌往来频。
参考注释环堵(1).四周环着每面一方丈的土墙。形容狭小、简陋的居室。《礼记·儒行》:“儒者有一亩之宫,环堵之室。” 郑玄 注:“环堵,面一堵也。五版为堵,五堵为雉。”《淮南子·原道训》:“环堵之室,茨之以生茅,蓬户瓮牖,揉桑为枢。” 高诱 注:“堵长一丈,高一丈,故曰环堵,言其小也。” 唐 杜甫 《寄柏学士林居》诗:“几时高议排金门,各使苍生有环堵。” 康有为 《陕西第一次讲演》:“凡为家人者,处环堵之中,有父母兄弟妻子之乐,即有父母兄弟妻子之忧。” (2).指贫穷人家。 清 唐甄 《潜书·去奴》:“环堵之子,不可以权巨室之宜;草莽之士,不可以妄意宫中之事。” (3).围聚如墙。形容拥挤。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明武宗遗事》:“值帝微行,过其肆,见观者环堵,嘖嘖称羡。” 于陵地名。借指 陈仲子 。因居 於陵 ,故称。《孟子·滕文公下》:“ 匡章 曰:‘ 陈仲子 岂不诚廉士哉?居 於陵 ,三日不食,耳无闻,目无见也。’” 南朝 梁 江淹 《建平王聘隐逸教》:“挹 於陵 之操,想 汉阴 之高。” 南朝 梁 何逊 《聊作百一体》:“ 灵輒 困桑下, 於陵 捨李螬。” 唐 李商隐 《初食笋呈座中》诗:“嫰籜香苞初出林, 於陵 论价重於金。”参见“ 於陵子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