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仙都古洞天,云阙高嵲嵲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胡志道的《夜宿仙都山闻松声作》 全文: 参考注释仙都(1).神话中仙人居住的地方。《海内十洲记·聚窟洲》:“ 沧海岛 在北海中……岛中有紫石宫室,九老仙都所治。” 明 屠隆 《綵毫记·蓬莱传信》:“道士何来,輒敢至此仙都境界?” (2).山名。在今 浙江省 缙云县 。高六百丈,周三百里,本名 縉云山 。 唐 神龙 初,以此名县。又名 丹峯山 , 天宝 七载改今名。道书以为第二十九洞天。 唐 贾岛 《处州李使君改任遂州因寄赠》诗:“ 仙都 山水谁能忆,西去风涛书满船。”参阅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浙江六·处州府》。 洞天道教指神仙居住的地方,意思是洞中别有天地,现在借指引人入胜的境地 别有洞天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云阙(1).宫阙。因其高大,故称。 汉 刘歆 《甘泉宫赋》:“云闕蔚之巖巖,众星接之皑皑。” 南朝 宋 鲍照 《代陆平原君子有所思行》:“西上登雀臺,东下望云闕。” 宋 苏轼 《奉安神宗皇帝御容赴景灵宫导引歌词》:“龙颜髣髴笙簫远,肠断属车音。离宫春色琐瑶林,云闕海沉沉。” (2).借指朝廷。《魏书·百济传》:“臣建国东极,豺狼隔路,虽世承灵化,莫由奉藩,瞻望云闕,驰情罔极。” 唐 韩愈 《赠族侄》诗:“作书献云闕,辞家逐秋蓬。” 宋 苏辙 《谢翰林学士宣召状》之一:“成命莫回,惊使华之促召;一家竦听,望云闕以驰情。” (3).为云雾掩映的宫阙。指月宫。 唐 刘禹锡 《奉和中书崔舍人八月十五日夜翫月二十韵》:“稍当云闕正,未映斗城悬。”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