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律辑证怎么写好看:
汉律辑证历史词典解释
书名。清杜贵墀辑撰。六卷。汉律久佚,杜氏于史乘摘录汉代刑律,分类整理辑为此书。所据以《史记》、《汉书》为主,逐条注明出处,并加按语考证。凡未明引律文而制诏定律者,皆互证考辨。有光绪二十五年(1899)湘水校经堂刊本。
词语分解:
- 汉律的解释 汉 代法典的总称。后汉书·孔融传:“汉律与罪人交关三日已上,皆应知情。” 王先谦 集解引 惠栋 曰:“汉律有九篇。 李悝 所撰六篇,盗、贼、囚、捕、杂、具也。 萧何 定律,益事律擅兴、厩、户三篇,合为九篇。” 程树德 九朝律考·汉律考序:“ 汉 萧何 作九章律,益以 叔孙通 傍章十八篇及 张汤 越宫律二十七篇, 赵禹 朝律六篇,合六十篇,是为汉律。”
- 证的解释 证 (證) zhèng 用人物、事实来表明或断定:证明
历史知识推荐:萧颖士
708—759 唐南兰陵治今江苏武进西北人,字茂挺。少聪慧。开元进士。天宝初,为秘书正字。被劾居濮阳,名士多从学,人称萧夫子。后为集贤校理,李林甫恶而出之。韦述荐为史官,又迁河南府参军。安禄山反,力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