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妙手写徽真,水剪双眸点绛唇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秦观的《南乡子·妙手写徽真》 全文: 参考注释手写亲手书写。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 臧逢世 ﹞欲读 班固 《汉书》,苦假借不久,乃就姊夫 刘缓 乞丐客刺书翰纸末,手写一本。”《老残游记》第三回:“﹝ 高绍殷 ﹞再望下翻,是一本 苏东坡 手写的 陶 诗,就是 毛子晋 所仿刻的祖本。” 徽真美人的肖像。 宋 秦观 《南乡子》词:“妙手写徽真,水翦双眸点絳脣。” 双眸两颗眼珠。 南朝 宋 谢惠连 《自箴》:“气之清明,双眸善识。” 宋 王禹偁 《月波楼咏怀》:“ 武昌 地如掌,天末入双眸。”《儒林外史》第三三回:“ 杜少卿 看那先生,细瘦,通眉长爪,双眸烱烱,知他不是庸流。” 点绛唇亦作“ 点絳脣 ”。 1.词调名。 南朝 梁 江淹 《咏美人春游》:“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絳唇。”后词名取此。又名《点樱桃》。双调,有四十一字、四十二字、四十三字诸体。参阅《词谱》卷四。 (2).曲牌名。《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仙吕调隻曲》:“按《点絳脣》原出於词体,南调引内,用词之全闕,即《琵琶记》‘月淡星稀’可証。 元 人将词之前半闕通章叶韵,为北调体,即首闕通行之格也。第三闕, 董解元 《西厢》係北调,亦用南体,仅见於此。”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