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唐代王勃的《出境游山二首》 全文:源水终无路,山阿若有人。
 驱羊先动石,走兔欲投巾。
 洞晚秋泉冷,岩朝古树新。
 峰斜连鸟翅,磴叠上鱼鳞。
 化鹤千龄早,元龟六代春。
 浮云今可驾,沧海自成尘。
 振翮凌霜吹,正月伫天浔。
 回镳凌翠壑,飞轸控青岑。
 岩深灵灶没,涧毁石渠沉。
 宫阙云间近,江山物外临。
 玉坛栖暮夜,珠洞结秋阴。
 萧萧离俗影,扰扰望乡心。
 谁意山游好,屡伤人事侵。
 
 参考注释回镳犹回马。镳,用以钳马口,古称勒,俗称嚼子。 明  沉德符 《野获编·鬼怪·奇疾》:“一日闻耳内议曰:今日且遨游郊坰。即有装驮驴马鳞次而出,其恙顿除。至晚,復闻游者回鑣返耳中,则所苦所故。” 犹回马。 隋  王胄 《纪辽东》诗之一:“詎似百万临江水,按轡空迴鑣。” 宋  曾巩 《酬王正仲登岳麓寺阁见寄》诗:“叱驭犯氷雪,迴鑣驰九关。” 青岑青翠的高峰。指青山。 汉  张衡 《思玄赋》:“噏青岑之玉醴兮,餐沆瀣以为粮。” 唐  杜甫 《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水乡霾白屋,风岸叠青岑。” 阿英 《袁中郎做官》:“唯有一段没证见的是非,无形影的风波,青岑可浪,碧海可尘,往往令人趋避不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