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明代李廷美的《耆英会·其一》 全文: 四人三百一十岁,昔日同年今日会。 少宰堂中张绮筵,风光迥出尘埃外。 两两歌童宫样妆,明眸皓齿声相配。 美酒香茶雨露清,奇花异卉烟霞蔼。 座中有客称病夫,阔论高谈恣忘愧。 醉来环坐空庭中,碧天为幕云为盖。 侍童初进玉脂酥,宰夫复荐金鳞脍。 共言游乐终此宵,莫向樽前嗟老大。 君不见裴度投老归东都,堂开绿野名犹在。 又不见疏广还家乐赐金,只忧孙子生骄怠。 何如留此方寸田,不种桑麻惟种艾。
参考注释不见(1) 不曾相见 老哥俩可有日子不见了 (2) 见不着;丢失 一辆新自行车转身就不见了 还家(1).回家。《后汉书·臧洪传》:“ 中平 末,弃官还家,太守 张超 请为功曹。” 唐 韩愈 《送进士刘师服东归》诗:“还家虽闕短,指日亲晨飱。”《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满生 ﹞行至 汴梁 中牟 地方,有个族人在那里做主簿,打点去与他寻些盘费还家。” (2).归还农家。 陈残云 《南大门风光·河畔飘起红旗》:“土改的锣鼓声,和贫苦农民‘土改还家’的欢笑声,震荡了 深圳 南岸劳苦者的心声,有些人回到家乡,分到了土地,安居乐业搞生产。”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六:“咱们挖地主财宝是要咱们的血汗帐,是财宝还家。” (3).指把农作物收获回来。 刘澍德 《拔旗》:“附带还有一条:注意不要抛撒,保证颗粒还家。” 孙子 儿子的儿子 骄怠傲慢懈怠。《战国策·秦策三》:“多功而不矜,富贵不骄怠。”《隋书·炀帝纪下》:“於时军国多务,日不暇给,帝方骄怠,恶闻政事,冤屈不治,奏请罕决。” 明 张居正 《答两广督抚》:“僕闻此人,老将知兵,第数年以来,志颇骄怠,意其功名已极,亦欲善刀而藏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