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神赋图怎么写好看:
洛神赋图历史词典解释
画名。东晋顾恺之作。题材出自三国魏曹植《洛神赋》一文。长幅横卷,约分思慕、相见、赠礼、别离四段。画面充满浪漫色彩:洛神衣带飘举,委婉动人,气氛离奇,似梦非梦。曹植则在车上回顾,使画面虽尽而意境无穷。原图不传,今存五种摹本:美国、日本各一,辽宁一,另两本为故宫绘画馆所藏。
词语分解:
- 洛神的解释 传说中的 洛水 女神,即 宓妃 。后诗文中常用以指代美女。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洛水:“昔 王子晋 好吹凤笙,招延道士,与 浮丘 同游 伊 洛 之浦, 含始 又受玉鸡之瑞于此水,亦 洛神 宓妃 之所在也。” 唐 温庭筠 莲花诗:“应为 洛神 波上韈,至今莲蕊有香尘。”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八五:“九泉肯受狂生誉,艺是 鍼神 貌 洛神 。” 清 俞蛟 潮嘉风月记·丽品:“ 柳南 赋
- 图的解释 图 (圖) tú 用绘画表现出来的形象:图画
历史知识推荐:官学生
①入官学肄业的学生。晋书·慕容皝载记:“赐其大臣子弟为官学生者号高门生,立东庠于旧宫,以行乡射之礼,每月临观,考试优劣。”清代作为对八旗子弟中挑取入官学者之统称,包括八旗官学生、觉罗学生、算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