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吕陶的《赠蔡山王潜》 全文: 王生性高閒,了不挂尘网。 家居蔡山下,景物尽幽爽。 山松何年植,老干已增长。 山云终日飞,秀气自飘荡。 山泉涓涓流,落涧有馀响。 山月隐隐出,澄辉透林莽。 生尝坐岩石,寂尔遗万想。 横琴试一弄,意外忽忘象。 千年几兴亡,六合一俯仰。 惟传太古声,犹在五弦上。 纯皇与圣帝,作乐理和畅。 志士及幽人,寄情多感怆。 于焉得深趣,不返而遂往。 铢石莫重轻,尺寻奚直枉。 清哉此标节,抑可劝乡党。 予生本静默,意味欲恬养。 偶然从宦游,百态殊鞅掌。 既无移时术,力软不能强。 亦有超世心,倦足欲焉往。 作诗持赠生,厚颜尤惘惝。
参考注释志士 有远大志向和高尚节操的人 爱国志士 幽人(1).幽隐之人;隐士。《易·履》:“履道坦坦,幽人贞吉。” 孔颖达 疏:“幽人贞吉者,既无险难,故在幽隐之人守正得吉。”《后汉书·逸民传序》:“ 光武 侧席幽人,求之若不及。” 清 顾炎武 《与胡处士庭访北齐碑》诗:“策杖向郊坰,幽人在巖户。” (2).指幽居之士。 宋 苏轼 《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诗:“幽人无事不出门,偶逐东风转良夜。” 寄情 寄托情怀 多感(1).谓易伤感;多感触。 唐 徐魁 《闲游赋》:“伤孤雁之失伴,怀哀鵠之离羣;何物类之多感,□□逸而心广。” 唐 杜牧 《初春有感寄歙州邢员外》诗:“闻君亦多感,何处依阑干?” 宋 陆游 《浪迹》诗:“山川惨淡秋多感,灯火青荧夜少眠。” 元 郝经 《癸酉闰六月十三日夜病中闻笛》诗:“怨曲人多感,离肠恨易生。” (2).犹多谢。《水浒传》第四一回:“自从刺配 江州 ,经过之时,多感 晁头领 并众豪杰苦苦相留。”《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多感,多感!一样的同窗,也该记念着我的冷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