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范雎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王安石 |
释义 | 范雎原文范雎相秦倾九州,一言立断魏齐头。世间祸故不可忽,箦中死尸能报雠。 诗词问答问:范雎的作者是谁?答:王安石 参考注释九州(1) 中国的别称 (2) 日本四主岛中最南的岛 一言(1).一个字。《论语·卫灵公》:“ 子贡 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 曰:‘其恕乎!’” 汉 班固 《 * 通·谥篇》:“謚或一言或两言,何?文者以一言为謚,质者以两言为謚。”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物色》:“皎日嘒星,一言穷理;参差沃若,两字穷形。” (2).一句话;一番话。《书·立政》:“时则勿有间之,自一话一言。我则末惟成德之彦,以乂我受民。”《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楚 一言而定三国;我一言而亡之。” 唐 魏徵 《述怀》诗:“ 季布 无二诺, 侯嬴 重一言。” 元 纪君祥 《赵氏孤儿》第一折:“我一言已定,你再不必多疑了。” 孙炳华 《重赏之下》三:“ 林启达 每天都要到车间转转,到机床边上看看,一言不发,看一会就走。” (3).谓陈述一次。《穀梁传·昭公四年》:“ 庆封 曰:‘子一息,我亦且一言。’”《孔子家语·屈节解》:“遽发所爱之使告 宓子 曰:‘自今以往, 单父 非吾有也,从子之制,有便於民者,子决为之,五年一言其要。’” (4).众口一词。《韩非子·内储说上》:“今 鲁国 之羣臣以千百数,一言於 季氏 之私。” 立断(1).决断;果断。《国语·越语下》:“四封之外,敌国之制,立断之事,因阴阳之恒,顺天地之常。” 宋 叶适 《中秦大夫林公墓志铭》:“虽居官精敏,遇事立断,而平居但教诸生诵説,若不涉世故者。” (2).立即截断。形容刀刃锋利。《南史·陆杲传论》:“夫干将见重於时,贵其所以立断。” (3).指立刻处决。 明 徐渭 《渔阳弄》:“哄他人口似蜜,害贤良只当耍,把一箇 杨德祖 立断在辕门下,磣可可血唬零喇。” (4).形容站立时间之久。 宋 徐玑 《梅坡》诗:“闲来立断清风影,一片飞香落酒杯。” 齐头一齐;平列 各路大军浩浩荡荡,齐头并进 世间人世间;世界上。《百喻经·观作瓶喻》:“诸佛大龙出,雷音徧世间。” 晋 陶潜 《饮酒》诗之三:“有饮不肯饮,但顾世间名。” 唐 裴铏 《崑崙奴》:“其警如神,其猛如虎,即 曹州 孟海 之犬也。世间非老奴不能毙此犬耳。” 宋 陆游 《高枕》诗:“高枕闲看古篆香,世间万事本茫茫。” 明 袁宏道 《寄散木》:“凡艺到极精处,皆可成名,强如世间浮泛诗文百倍。” 杨朔 《滇池边上》:“自古以来,人们常有个梦想,但愿世间花不谢,叶不落,一年到头永远是春天。” 不可(1) 不可能;不可以 兼与药相粘,不可取。——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2) 决不能,必须不 而势力众寡不可论。——《资治通鉴》 不可一概而论 (3) 与“非”搭配,表示必须或一定 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死尸尸体 报雠亦作“ 报仇 ”。采取行动打击仇敌。《左传·僖公十五年》:“必报讎,寧事戎狄。”《史记·刺客列传》:“今 智伯 知我,我必为报讎而死。” 唐 高适 《邯郸少年行》:“千场纵博家仍富,几处报讎身不死。”《红楼梦》第四六回:“这一辈子也跳不出他的手心去,终久要报仇。” 老舍 《断魂枪》:“到了客栈,他心中直跳,唯恐 沙老师 不在家,他急于报仇。”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