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唐代皎然的《送清凉上人》 全文:何意欲归山,道高由境胜。
 花空觉性了,月尽知心证。
 永夜出禅吟,清猿自相应。
 
 名句书法欣赏 花空觉性了,月尽知心证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觉性佛教语。谓能断离一切迷惘而开悟真理的本性。 南朝  梁  沉积 《梁武帝<立神明成佛义记>序》:“莫能精求,互起偏执,乃使天然觉性自没。” 宋  秦观 《录龙井辩才事》:“讼既往过愆,反本来清浄觉性。” 宋  储泳 《祛疑说》:“人惟一觉性耳。觉之一字,可以断疑情,祛邪妄。” 月尽指旧历每月的最后一天。《魏书·律历志上》“章岁,五百五”原注:“古十九年七闰,闰餘尽为章。积至多年,月尽之日,月见东方,日蚀光晦,輙復变历,以同天象。”《书·胤征》“先时者杀无赦” 唐  孔颖达 疏:“月初为朔,月尽为晦……晦者,月尽无月,言其闇也。” 明  姚士粦 《见只编》卷上:“为军丁月粮,先年月头给放,不过初五,近年多在月尽或次月初方给。” 心证佛教语。谓自心印证。 唐  皎然 《送清凉上人》诗:“花空觉性了,月静知心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