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历史知识:

 

词条 面无惭色
释义

面无惭色

历史典故

面无惭色怎么写好看:

面无惭色怎么写好看面无惭色书法图片

面无惭色历史词典解释

主谓 脸上没有一点儿羞愧的神色。形容心无内疚,坦然自得。《新编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上》:“若以爱惜库物,遭大王杀死,仆见先王于地下,面无惭色矣。”△用于形容人的神态表情。→不愧不怍↔面有愧色 愧天怍人 愧悔无地

词语分解:

  • 面的解释 面 (⑧面??麵) miàn 头的前部,脸:脸面
  • 惭色的解释 亦作“慙色”。羞愧的脸色。韩诗外传卷一:“ 子贡 逡巡,面有慙色,不辞而去。”晋书·何充传:“ 充 对曰:‘陛下龙飞,臣 冰 之力也。若如臣议,不覩升平之世。’帝有慙色。” 宋 沉作喆 寓简卷十:“吾视花有惭色也。” 清 侯方域 太子丹论:“其死也,将下见其始祖 召公奭 於九原,即引而进之 周 之先 文王 、 武王 之侧,亦岂有惭色哉!”

历史典故推荐:怨离惜别

并列 怨,怨恨;惜,舍不得。依恋不忍分手。喻世明言卷1:“两下里~,分外恩情,一言难尽。”△多用于夫妻或好友。→依依惜别 依依难舍 ↔遽然而去 掉臂不顾

随便看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uppu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9 20:0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