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唐代韦应物的《山行积雨,归途始霁》 全文:揽辔穷登降,阴雨遘二旬。
 但见白云合,不睹岩中春。
 急涧岂易揭,峻途良难遵。
 深林猿声冷,沮洳虎迹新。
 始霁升阳景,山水阅清晨。
 杂花积如雾,百卉萋已陈。
 鸣驺屡骧首,归路自忻忻。
 
 参考注释深林茂密的树林。《荀子·宥坐》:“夫芷兰生於深林,非以无人而不芳。” 唐  贾岛 《咏怀》:“ 中岳 深林秋独往,南原多草夜无邻。”《初刻拍案惊奇》卷四:“绕山走去,多是深林,仰不见天。” 叶圣陶 《倪焕之》五:“银杏和柳树都已绿叶成荫,树下有深林幽壑那样美妙。” 沮洳(1).低湿之地。《诗·魏风·汾沮洳》:“彼 汾 沮洳,言采其莫。” 孔颖达 疏:“沮洳,润泽之处。” 唐  柳宗元 《零陵三亭记》:“ 零陵县 东有山麓,泉出石中,沮洳汚涂。” 林纾 《记九溪十八涧》:“溪身广四五尺,浅者沮洳由草中行,其稍深者,虽渟蓄犹见沙石。” (2).指低湿。 晋  左思 《魏都赋》:“隰壤瀸漏而沮洳,林藪石留而芜秽。”《新唐书·韩全义传》:“遇贼 广利城 ,方暑,地沮洳,士皆病癘。”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七年二月初四日》:“昔城中沮洳之地颇多积水,自营此沟,而民不苦卑溼,秽气亦有所渫,始少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