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水月庵》 全文: 竺庵两山中,一涧向东酾。 普门大士居,水月名缘此。 水为大慈施,月为大悲已。 因何知其然,试可申厥旨。 水无困弗济,慈也大莫比。 月无幽弗照,悲也大所以。 斯惟泉魄喻,泉魄固在里。 我岂涉禅言,然亦合禅理。 坐观世音者,曰如是如是。
参考注释大悲(1).极悲哀。《吕氏春秋·明理》:“夫有天赏得为主,而未尝得主之实,此之谓大悲。” (2).佛教语。救人苦难之心,谓之悲;佛菩萨悲心广大,故称大悲。《大般涅槃经》卷十一:“三世诸世尊,大悲为根本……若无大悲者,是则不名佛。” 唐 杨炯 《盂兰盆赋》:“上妙之座,取於 灯王 之国;大悲之饭,出於 香积 之天。” 傅尃 《感秋》诗之四:“誓愿众生终度尽,几时稳放大悲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