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天平地成 |
释义 | 天平地成历史典故 天平地成怎么写好看:
天平地成历史词典解释《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夏书》曰:‘地平天成’,称也。”杜预注:“《夏书》,逸书。地平其化,天成其施,上下相称为宜。”《孔子家语.五帝德》:“〔舜〕命二十臣,率尧旧职,躬己而已,天平地成,巡守四海。”禹治水成功,地正其势,天循其时。后因以“天平地成”谓万事安排妥当,天下太平。南朝 陈 徐陵《劝进元帝表》:“其文昭武穆,跗萼也如彼;天平地成,功业也如此。” 并列 原指大禹治水成功,地正其势,天绪其时。形容一切就绪。后比喻万事安排妥帖,天下太平。语本《尚书·大禹谟》:“地平天成。”孔传:“水土治曰平,五行叙曰成,因禹陈九功而叹美之。”《孔子家语·五帝德》:“命二十二臣,帝尧旧职,躬己而已,天平地成,巡守四海。”南朝陈·徐陵《劝进元帝表》:“其文昭武穆,跗萼也如彼;天平地成,功业也如此。”△用于社会方面。→地平天成。也作“天成地平”。 词语分解:
历史典故推荐:何前倨而后恭倨:傲慢。 为何先前傲慢,后来恭顺?语出史记.苏秦列传:“苏秦笑谓其嫂曰:‘何前倨而后恭也?’”唐.欧阳柜移陆司勋沔书:“阁下亦斯人也,岂徒鼓动以朝,廊飡而退,是何前倨而后恭?”聊斋志异.甄后:“洛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