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刘辰翁的《六丑(春感和彭明叔韵)》 全文: 看东风海底,送落日、飞空如掷。 醉游暮归,怕西州堕策。 归路偏失。 记上元时节,千门立马,望金坡残雪。 素娥推下团栾辙。 塞草惊尘,河水渡楫。 悠悠雨丝风拂。 但相随断雁,时度荒泽。 回头紫陌。 梦归归未得。 憔悴江南,秋风旧客。 去年说著今日。 漫故人相命,玳筵鸣瑟。 愁汗漫、全林杯窄。 况飘泊相遇,当时老叟,梨园歌籍。 高歌为我几回阕。 似子规、落月啼乌悄,傍人泪滴。
名句书法欣赏 漫故人相命,玳筵鸣瑟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人相(1).人的相貌、形貌。 唐 皮日休 《相解》:“今之相工,言人相者,必曰某相类龙……某至公侯。” 巴金 《坚强战士》:“他躺在草地上,深身湿得象一只落汤鸡,他已经失去人相了。” (2).星相术用语。特指贵人之相。 宋 陈善 《扪虱新话·读法华经得相法》:“鼻修高直,面貌圆满,眉高而长,额广平正,人相具足。” (3).佛教语。指一切众生外现的形象状态。《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五回:“《金刚经》云:‘无人相,无我相。’世间万事皆坏在有人相、我相。” 黄遵宪 《以莲菊桃作歌》:“众花照影影一样,曾无人相无我相。” 玳筵玳瑁筵。 隋 江总 《今日乐相乐》诗:“綺殿文雅遒,玳筵欢趣密。” 宋 朱熹 《鹧鸪天·江槛》词:“酒阑江月移雕槛,歌罢江风拂玳筵。”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二折:“今日个东阁玳筵开,煞强如西厢和月等。”《金*瓶*梅词话》第七八回:“正面设 石崇 锦帐围屏,四下舖玳筵广席。” 鸣瑟即瑟。《史记·货殖列传》:“女子则鼓鸣瑟,跕屣,游媚贵富,入后宫,徧诸侯。” 南朝 梁 江淹 《丽色赋》:“女乃耀 邯郸 之躧步,媚 北里 之鸣瑟。” 南朝 梁简文帝 《金錞赋》:“应南斗之鸣瑟,杂 西汉 之金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