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律全书怎么写好看:
乐律全书历史词典解释
书名。明朱载堉著。四十七卷。系音乐、算学、历法6*论著汇刻。书成于万历三十四年(1606)。有《律学新说》、《乐学新说》、《算学新说》、《律吕精义》及乐谱、舞谱等十三种,以及算学、历法著作四种。作者折衷周伶州鸠、西汉京房、北魏陈仲儒诸家之说,约于万历十二年提出“十二平均律”(即“新法密率”)的理论,解决了历代众说纷纭的旋宫问题,较西欧早一百余年。有《万有文库》影印明原刻本。
词语分解:
- 乐律的解释 见“音律”
- 全书的解释 1.内容完整,并无残缺的书。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但既残缺,非復全书。” 宋 曾巩 <新序>目录序:“ 刘向 所集次新序三十篇; 隋 唐 之世,尚为全书,今可见者十篇而已。”2.指整部书。 清 康熙 御制<佩文韵府>序:“於五十年十月全书告成,共一百零六卷,一万八千餘页。”3.由许多人合编的丛书。如:四库全书。4.指一人的全集。如:曾子全书。5.就某一专题进行全面阐述所编次的书
历史知识推荐:梅勒额真
官名。满语,又作美凌厄真。意为围肩之主,或两肩之主。清太祖努尔哈赤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编立八旗,每旗设一固山额真,又设左、右梅勒额真各一人佐之。后金天聪八年1634,改称梅勒章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