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黄诰的《题道岩二十韵》 全文: 道士元周其姓胡,朝来遗我仙岩图。 一堆盘石东西向,凿破混沌中心虚。 欲知地面深且广,架屋百楹端有余。 天池高下相灌溉,四柱卓立擎香炉。 席帽近南犹仰视,云盖一峰蟠北隅。 前岩后岩为表裹,直过可以肩篮舆。 吴许遗留试剑石,葛艾弃置烧丹炉。 当时俗眼固不识,一旦脱屣朝清都。 至今丹井泉源涌,下接三江连五湖。 春来桃李开锦绣,宛在武陵溪上居。 人间酷热不能到,清风白水摇芙蕖。 霜飞雪落万木死,玉叶青青长不枯。 三清殿前拜章夜,香绕真仪七十躯。 月光射入嵌空内,皎皎寒冰在玉壶。 老龙耽睡忽惊觉,一霎万顷沾膏腴。 物无疵疠年谷热,有感则通如合符。 本朝图经自该说,厥后荒废成丘墟。 元周抵掌来必葺,十四年间复古初。 崇宁天子降明诏,废者使兴传圣谟。 郡邑何时能剡奏,毕封之祝相欢呼。
参考注释郡邑府县。 唐 元稹 《茅舍》诗:“牧民未及久,郡邑纷如化。” 清 方文 《赠钱驭少》诗:“风尘催战鼓,郡邑走降书。” 清 孙枝蔚 《代书寄呈大兄伯发》诗:“郡邑久萧条,如患染肢肤。” 何时(1).什么时候。表示疑问。《楚辞·九辩》:“皇天滛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时而得乾?” 唐 韩愈 《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六:“寄书 龙城 守,君驥何时秣?”《宋史·岳飞传》:“或问:‘天下何时太平?’” (2).什么时候。表示时间难以确定。 刘大白 《石下的松实》诗:“一棵松树,落下许多松实;不知何时,被压着一块大石。” 剡奏古代大臣奏事,预先写在削好的木简上。后因称向皇帝进言、上书为剡奏。 扬雄 《法言·先知》“奏不剡” 晋 李轨 注:“不剡奏也。” 宋 王安石 《乞皇帝御正殿复常膳表》之二:“列陈剡奏,尚闕嗣音。” 宋 洪迈 《夷坚乙志·张文规》:“ 文规 雪冤狱,活十人,当得京秩。郡守 方希觉 以其老生无援,不为剡奏。” 欢呼 欢乐地喊叫 他作为英雄而受到欢呼 这场战争尚未正式结束,民众已在欢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