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一属有知一无识,光光相映义尤亲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淀祠旁行宫八景·其四·互镜轩》 全文: 参考注释一属(1).古代划分地域的一种单位。十县为一属。《国语·齐语》:“十县为属,属有大夫。五属,故立五大夫,各使治一属焉;立五正,各使听一属焉。” (2).一套。《新五代史·唐景思传》:“我家在此,请索之。有钱十千,为受外赂;有甲一属,为私畜兵。” 有知有知觉;有知识。《礼记·三年问》:“凡生天地之间者,有血气之属,必有知。” 南朝 梁 范缜 《神灭论》:“人之质所以异木质者,以其有知耳。” 唐 韩愈 《复志赋》:“昔余之既有知兮,诚坎軻而艰难。” 无识不懂;无知。《孙子·九地》:“易其事,革其谋,使人无识。” 张预 注:“使人不可知也。”《荀子·法行》:“怨人者穷,怨天者无识。” 杨倞 注:“无识者,不知天命也。”《法苑珠林》卷一一二引《沙弥尼戒经》:“心闭意塞,世世愚痴,不值大道,其心无识。” 没有标记。识,通“ 誌 ”。《楚辞·刘向<九叹·远逝>》:“路曼曼其无端兮,周容容而无识。” 洪兴祖 补注:“识,音志。” 光光(1) 没有留下一点头发的 光光的脑壳 (2) 光亮亮的 亮光光 (3) 十分平滑的 光光滑滑 (4) 没留下一文的 输得光光的 (5) 一丝不挂的 脱得光光的 (6) 光明显耀 元功盛勋,光光如彼。——晋· 阮籍《为郑冲劝晋王笺》 相映互相映衬。 唐 韩愈 《东都遇春》诗:“行逢二三月,九州花相映。” 宋 刘敞 《睡起》诗:“水木淡相映,庭户清无喧。” 宋 王安石 《赠吴显道》诗:“朱颜日夜不如故,深感杏花相映红。”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