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颜耆仲的《喜雨轩》 全文:六月炎炎苦旱灾,斯民何罪守非材。
 炉烟未断浓云合,神物潜驱好雨来。
 苗槁复苏青易见,鬓愁虽喜白难回。
 也知慰我三农望,膏泽应须遍九垓。
 
 名句书法欣赏 炉烟未断浓云合,神物潜驱好雨来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炉烟见“ 炉烟 ”。 亦作“ 炉烟 ”。1.熏炉或香炉中的烟。 南朝  梁简文帝 《晓思诗》:“炉烟入斗帐,屏风隐镜臺。” 宋  苏轼 《青牛岭高绝处有小寺人迹罕到》诗:“暮归走马沙河塘,炉烟裊裊十里香。” 清  支机生 《珠江名花小传》:“炉烟暗递浩歌声。” (2). 庐山  香炉峰 的云气。借指 香炉峰 。 宋  梅尧臣 《寄王江州》诗:“何尝闻堠火,唯是对炉烟。潮到 盆城 否?犹期信可传。” (3).旧时宫殿前丹墀设焚香炉,后因以指代宫廷、朝官。 唐  无名氏 《元日观上公献寿赋》:“趋云陛以陈词,向炉烟而稽首。” 唐  韦应物 《燕李录事》诗:“与君十五侍皇闈,晓拂炉烟上赤墀。” 唐  方干 《送杭州李员外》诗:“必恐驻班留立位,前程一步是炉烟。” (4).指炉火。 宋  周邦彦 《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词:“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炉,一本作“ 罏 ”。 云合云集;集合。 汉  扬雄 《解嘲》:“天下之士,雷动云合。” 宋  岳珂 《桯史·郑广文武诗》:“海寇 郑广 ,陆梁 莆福 间,颿驶兵犀,云合亡命,无不一当百,官兵莫能制。” 章炳麟 《中华民国解》:“且方今社会革命之声遍布 欧 土……一朝云合,势如燎原。” 神物(1).神灵、怪异之物。《易·繫辞上》:“探賾索隐,钩深致远,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龟。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 唐  李白 《梁甫吟》:“ 张公 两龙剑,神物合有时。” 明  张纶 《林泉随笔》:“雷虽只是气,但有气便有形。神物气聚,则须有纔过便散。既有神物,则震死人书其背,夫復何怪?” (2).指神仙。《史记·孝武本纪》:“上即欲与神通,宫室被服不象神,神物不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