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赉彼二家示尚齿,逮兹三事喜齐肩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山东巡抚长麟奏济南百岁寿民赵琳五世同堂诗以纪瑞》 全文: 参考注释尚齿尊崇年长者。《礼记·祭义》:“是故朝廷同爵则尚齿。” 郑玄 注:“同爵尚齿,老者在上也。”《庄子·天道》:“宗庙尚亲,朝廷尚尊,乡党尚齿,行事尚贤,大道之序也。” 宋 范仲淹 《奏致仕分司官乞与折支全俸状》:“其文资未有朝散阶者,仍乞就加,庶明尚齿之思。” 郭沫若 《创造十年续篇》五:“但 唐 究竟是做过内阁总理的人,无论是尚齿尚爵,安在 徐 的前头是没有多么大的问题的。” 三事(1).三件事。所指随文而异。指正德、利用、厚生。《书·大禹谟》:“六府三事允治。” 孔颖达 疏:“正身之德,利民之用,厚民之生,此三事惟当谐和之。” 唐 韩愈 《请上尊号表》:“由是五穀岁登,百瑞时见,六府三事,惟序惟歌。” 章炳麟 《辨诗》:“《九歌》者与六诗同列,水火金木土穀谓之六府;正德、利用、厚生谓之三事。此则山川之颂,江海之赋,皆宜在《九歌》后。” (2).三件事。所指随文而异。指倡德、和乱、终齐。《逸周书·武穆》:“敬惟三事,永有休哉。三事:一倡德,二和乱,三终齐。” (3).三种官职。《书·立政》:“任人、準夫、牧,作三事。” 王引之 《经义述闻·尚书上》:“三事,三职也。为任人、準夫、牧夫之职,故曰‘作三事’。” (4).指三公。《诗·小雅·雨无正》:“三事大夫,莫肯夙夜。” 孔颖达 疏:“三事大夫为三公耳。”《汉书·韦贤传》:“天子我监,登我三事。” 颜师古 注:“三事,三公之位,谓丞相也。”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二十:“令君子孙洁白,位登三事。” 唐 许浑 《闻开江*宋相公申锡下世》诗:“位极乾坤三事贵,谤兴华夏一夫冤。”参见“ 三公 ”。 (5).三件。 明 叶盛 《水东日记·衣和庵主》:“三事衲衣穿处补,一枝藜杖伴身闲。” 齐肩(1).与肩相平。《后汉书·舆服志上》:“熊旗六斿,五仞齐肩,以象参伐。”《隋书·礼仪志六》:“垂白玉珠,十有二旒,其长齐肩。” (2).两者高度相等。 唐 李白 《寄东鲁二稚子》诗:“小儿名 伯禽 ,与姊亦齐肩。” 宋 李南仲 《罗浮山赋》:“乃 百粤 羣山之祖,与 南岳 而齐肩。”亦比喻才能、声望相同;相提并论。 明 胡应麟 《诗薮·上国》:“大抵 元魏 之才, 子昇 独步; 高齐 之誉, 邢 魏 齐肩。” 明 胡应麟 《诗薮·唐下》:“使 子建 与 应 刘 并列, 拾遗 与 王 孟 齐肩,可乎?”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